第131章疯狂扩张的大时代

    第131章疯狂扩张的大时代 (第2/3页)

能随心所欲。

    制度制定的有问题,可以改,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去执行,而不是程世杰这个经略使去带头破坏。

    在管理一个小公司的时候,可以依靠人情世故,或者说是自己的喜好管理,然而像现在,辽南的体量已经超过了后世的瀚钢集团,至少人数上面是超过了,可问题是,这种大型企业管理,需要的是制度。

    而不是脑袋一热,一拍脑袋做出一个决定,一拍屁股直接走人,那不成三拍干部了吗?

    程世杰带着李林来到存放从登州搬过来的物资存放处,程世杰当初可是下了命令,连一颗钉都不能放过。

    眼下这些设备大都被运到各个工厂发挥新的作用,而留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这些铸造铜钱的坩埚,已经被取走运用到其他工厂了,好在任何装备和设施的领取都有记录,倒也容易寻找。

    但是,这些坩埚是用最细的泥粉和炭粉混合后制成的,质量非常过硬,铜钱的模具和母钱,倒是原封未动。

    李林又找来了当初同被孙元化招募的铸钱工匠,也有不少人在新的工作单位,混得不错,人家不愿意再趟这个混水了。

    尽管如此,宁海军的铸币厂也是拉起架子,仅剩的六个坩埚开始熔化准备好的铜料,以及锌,原本制作好的一百五十多个铜钱的模具。

    两天之后,第一批制造出来的铜钱,四种规格,也可以说是四种面值的铜钱,各一千五百余枚,就放在程世杰的面前。

    程世杰拿着这些新钱,他放在小型电子称上称重,小平钱的重量是三点七二克,重量几乎一样,这让程世杰感觉不可思议。

    这个灵敏的电子称最大称重只有十公斤,灵敏度非常高,哪怕是一百枚一起称重,一千五百枚,每一百枚之间的误差最大为一克,最小为零点一四克。平均下来,单枚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明末没有精确电子称的情况下,这些工匠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说,明朝有小型精确吊秤,可是吊秤虽然精度有了,可问题是,称稍高稍低,就会有误差。

    “大帅,杨芸娘求见!”

    “让她进来吧!”

    此时的杨芸娘一身男装打扮,头戴逍遥巾,身穿青色儒衫,系绦,穿靴,这也是明朝读书人的标准打扮。

    杨芸娘虽然没有施粉黛,却依旧可以看出,她是女子身份。当然,这跟明朝的习俗有关,一般而言,妇女出来做事,很少穿得花枝招展,那也不太方便。

    “奴拜见大帅!”

    杨芸娘的目光直接落在这些新钱上。

    “坐吧!”

    杨芸娘依旧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大帅,奴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您!”

    “什么问题,您可以说!”

    “就是咱们银行,如何解决异地存取的问题!”

    杨芸娘苦笑道:“现在需要建立六个分行,从最南的旅顺分行,到最北边的海州分行,这个距离是七百多里,即使是咱们用最快马传送账户信息,那也需要三天时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程世杰突然要想了在网文发展的远古时期,当时的铁血网上有他喜欢看的,可问题是,那个时代并没有网络支付,如果解决往账户充虚拟货币的问题?

    程世杰非常有印象,当时采取的是邮局电汇,对方是什么时候收到钱,什么时候开始往自己的账户里充虚拟币。

    其实起点能从无数网络站脱颖而出,依靠的其实是盛大的游戏点卡,因为网吧里有销售的盛大点卡,可以随时充值,所以起点拥有了这个先天优势。

    程世杰笑道:“我们设定一个周期限制,比如说,一个黄金账户从旅顺分行存入十万两银子,而他需要在海州取出来,我们肯定是要海州分行收到新账户信息,在更新这个账户信息时,才能支取!同时,我们会在异地存取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个手续费制定,需要你们银行内部进行专业评估。”

    杨芸娘点点头,又问道:“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各个分行如何保证可以满足客户异地存取?如果只是传递信息,一匹快匹,就可以做到南北通达,可是银子呢?像位于旅顺的银行,收到的存银多,而海州收到的存银少,如何才能保证……”

    “咱们银行初建,你可以问问郑简,他是老钱庄了,钱庄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程世杰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程世杰知道答案,可问题是,他不能成为百度啊,凡事不决问大帅,那他岂不是像诸葛亮一样,凡事操办,无法锻炼下属,他死了蜀国也日暮西山了。

    “现在银行放出去了多少贷款?”

    银行能不能赢利,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够收到多少存款,有多少贷款,如果钱全部在银行里,银行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前景非常好,详细的数字,奴说不出来,可是应该可以赚钱!”

    “如此甚好!”

    程世杰指着面前的铜钱道:“这是咱们自己铸币厂生产的钱,就目前而言,每天可以生产小平钱、当二钱、当五钱,以及当十钱,四种规格,各两千五百余枚,共计一万余枚!”

    “这也太少了吧!”

    “少是暂时的!”

    程世杰淡淡一笑:“铸币厂现在使用的坩埚、钱模和母钱,都是孙大人在登州时准备的,咱们将来要自己制作母钱和模具,扩大生产规模!”

    铸钱虽然是手艺活,可随着这些工匠的技术越来越熟练,生产效率肯定可以提高,增加设备,增加工人,产能也会成倍提高。

    随着宁海军的迅雷铳被苏怀才改成了自来火式发射的方式,然而问题是由于材料的限制,哑火率太高,能够成功打响的只有七成,尽管如此,程世杰已经非常满意了。

    如果说火药方面和雷汞的研究取得突破……那就更妙了。

    其实宁海军的枪炮局,一直在连接取得突破,就像苏怀才事件重赏的刺激下,火炮也朝着这个方向研究,暂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苏怀才在带领工匠,将宁海军左都司装备的四千多支火绳枪,重新收回改造自来火,也就是燧发枪。

    只不过改造完成的燧发枪重量又增加了,口径19.8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6.69公斤,弹丸重三十二克。

    同时配属各火力支援哨的迅雷铳,也收回火枪工厂,进行改造,全部改造成自来火式,再也不需要火绳发射了,也不需要每一名迅雷铳手,必须配一名拿着火把的士兵,专门负责点火。

    如果是在白天还好,可是夜间作战,拿着火把,简直就是告诉对方,我在这里准备伏击你。

    这也是技术方面的限制,一边生产一边创造改造,这是辽南特色。

    ……

    王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