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有实力就掀桌子砸锅

    第132章有实力就掀桌子砸锅 (第2/3页)

会提供担保,所以,您可以最高借三千两银子!”

    张陈氏点点头道:“那就借三千两银子!”

    “我们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一点,您能理解吗?”

    “我可以理解!”

    “我们的贷款利率是两分,如果他们在这里贷了十两银子,每个月的利息是两百文,一年下来就是二两四钱银子,三年是七两二钱,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您要还给我们银行十七两二钱银子。”

    信贷员接着道:“考虑到您是烈属,您在我们银行借款,利息会酌情减半,也就是说,借三千两银子,每个月您需要支付我们银行三十两银子的利息,你能接受吗?”

    “程大帅是好人!”

    张陈氏笑道:“我借!”

    信贷员收起张陈氏的房契、店契和地契,然后让张陈氏签名,按下手印,在借款合同签订好之后,这份合同一式两份,一份放在银行存档,一份交给张陈氏保存。

    随后,信贷员操作转账,如果需要取钱的时候,需要有密码、私人印章和签名(如果不识字可以由操作手员代理签名,但是上面必须按手印。

    杨芸娘和郑简等人商议以后,采取了程世杰的办法和原来钱庄的办法相结合,印章、字迹、指纹都必须一模一样,否则是拿不到钱的,算是彻底杜绝了任何一方做手脚的可能性。

    张陈氏前前后后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从审核,评估,就拿到了借款,当然,她现在不需要马上取钱,因为她的生意扩张,也需要时间。

    在张陈氏办理贷款业务的时间,也有一名女子带着丫鬟前来办理存钱的业务,这名女子是徐四小姐,徐家虽然家境殷实,可问题是她的钱快用完了,作为四小姐,上面有四个大哥,那就非常容易。

    玛尔第纳给她的四个哥哥,一个弟弟写信,信里非常简单,妹妹(姐姐)没钱了,大哥江湖救急。

    于是,徐骥的五个儿子,纷纷给四小姐派人送钱,可能是五兄弟商量好的,每个人给了一千两银子,也就是五千两银子。

    原本这些家仆送来银子,玛尔第纳想直接带到振海城,可是她却听说了辽东银行存钱不收手续费,还给利息。

    十两银子,每个月有三十文钱的利息,那五千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五两银子的利息,也就意味着,这五千两银子不用花一文钱,她光吃利息,就可以让她过得非常滋润了。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整个辽南,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五六百文就差不多了,哪怕像张陈氏这样顿顿有鱼有肉,在辽南可以比她生活水平高的人,真不多。她主要的开支是给儿子补充身体,一个月下来就是四五两银子。

    这其中还包括她的仆妇郝五娘母女,丫鬟,五个人的开支。

    张陈氏发现,这个银行里的所有人员,面对客人,无论是借钱还是存钱,负责办理手续的女职员总是带着热情的微笑,该办的手续一项也不少,让人倍感心安、舒服。

    张陈氏并不知道,这帮女职员在上岗之前可是接受了将近三个月的训练,其中练得最狠的一项就是微笑,笑得脸都僵了……

    负责训练他们的老师,就是名扬江南,与柳如是齐名的名妓王微。

    钱谦益说:“今天下诗文衰熸,奎璧间光气黮然。草衣道人与吾家河东君,清文丽句,秀出西泠六桥之间。”

    黄宗羲亦说:“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

    草衣道人是王微的号,王修微则是王微的雅称。

    王微教出来的徒弟,别说应付普通的客人,就算风流才子,那也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

    随着辽东银行开始放贷,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热议。商业贷款倒是其次,最多心动的其实是辽南的宁海军将士家属和烈属们。

    因为他们是辽南唯一拥有自己耕地的阶级,由于他们人数,很多人的地其实都没有完成开垦,如果有牛,有马,或者有更多的耕具,那来年岂不是……

    陈大勇是宁海军水师的督监,按照他的军职田则有三百亩,加上之前斩首的军功,陈老三依靠着儿子陈大勇,拥有了八百六十余亩地。

    陈老三非常鸡贼,在流民涌向辽南的时候,他趁机给儿子陈大勇纳了五十三个小妾,这些小妾,年龄大的有三十七八岁,小的有十二三岁,有的是带着儿子、女儿,

    在陈老三的眼中,年龄什么的,不重要,长相什么的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有了这五十三个妾,还有十几个养孙,养孙女,他们家的八百六十多亩地是可以种上了。

    陈老三带着五十三个儿媳妇,十七八个养孙养孙女,七八十号人一起干活,加上临时雇佣的短工,累死累活,总算是把八百六十亩地种上了大半。

    由于辽南的土地肥沃,灌溉及时,这些庄稼长势非常好,在陈老三看来,如果每亩地产不了两石粮食,他就把眼珠子扣出来。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暖,周围的人都盖上了新房,陈老三头疼了,陈大勇确实是有军饷,在部队里,他吃程世杰的,喝着程世杰的,也用不着花钱,每个月的军饷都给了陈老三。

    可问题是,五十三个小妾用的时候顺手,可问题是养着也费钱,陈老三看着自己的九间土坯房子,一间房里硬是塞入了五六个人。

    天冷的时候还好,现在非常不方便,每天都是等自己睡着以后,这些儿媳妇们才会起来洗洗身子……

    实在不方便。

    可是等到秋后收了粮,陈老三肯定会有钱盖房子,可问题是,到了秋后,天气也冷了,到时候再盖房子恐怕来不及了。

    陈老三花了五斗粮,请了登州卫左千户的吴半仙,给他看了宅子,如果一座三进五十九间房,将来子孙后代必得高官。

    这本是吴半仙信口胡诌的屁话,可是陈老三却记在了心里,这五十九间房如果建好,怎么也要花上上百两银子。

    因为盖房的人多,施工的工程队忙不过来,想要现在盖房子,只能加钱,如果用上上好的建筑材料,一百两银子是不够用的。

    陈老三召开了家庭会议,给自己的五十三个儿媳妇开会。

    屋里肯定是坐不下,只能在院里开会,陈老三道:“老夫想了想,向银行借钱盖房子……”

    年龄最大的儿媳妇叫罗氏,今年三十七八岁了,她原来的婆家,就是因为公公患了气疾,为了给公公治病,向地主借了三两银子。

    最后,人没了,钱也花完了,欠的银子利滚利,不到两年涨到一百五十多两,他们家就这样败了,为了逃债,他们一家子连夜跑了,前夫为了掩护他们跑,被地主追上活活打死了。

    “爹万万不可借贷啊,要不,咱们自己盖房子,男人能干的活,咱们也能干!”

    能成为陈大勇妾,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妾,陈大勇从来没有碰过她,话甚至也没有说过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