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皇帝不急太监急

    第146章皇帝不急太监急 (第2/3页)

大明宣府和大同地区,期间被攻克多地,近二十万百姓被劫走,粮草和布匹不计其数,这其中范永斗立下了大功。

    程世杰略作思考:“别说一千六百匹战马,就算是六千一百匹,本帅都要!”

    “那能不能用红薯……”

    程世杰一脸难为的样子道:“这个嘛,不太行,本帅有上好的粮食,麦子、大豆,大米也行,上好的江南精米!”

    看着程世杰不愿意买,范永斗压低声音道:“一匹马以一万斤红薯,怎么样?”

    “想不都不想,我给你银子,每匹战马二十两银子,三万两千两银子!”

    “一匹马,八千斤红薯!”

    “继续粮食交易如何,一匹马二十石粮食!”

    “七千斤!”

    “不行!”

    “六千五百斤!”

    “这不可能,咱们兄弟的关系,能卖的话,我肯定卖给你,这些红薯我有大用!”

    “六千斤!”

    “五千五!”

    “五千斤!”

    范永斗一点一点降价,程世杰都有点心动了。

    一千六百匹上好的河曲马,五千斤红薯,还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看着程世杰有些心动,就在这时杨芸娘带着郑简、郑棋父女前来求见程世杰,郑棋看到这一幕,她壮着胆子道:“如果范先生没有诚意的话,我看不用淡了,还有别的商家等着跟我们谈收购余粮的事宜呢!”

    程世杰干脆闭上嘴巴,让郑琪跟范永斗讨价还价。

    看不出她还会做生意,以后,就调郑琪过来,专门负责商业谈判,放在银行太屈才了。

    范永斗摸不清郑琪的身份,不过他已经看出郑琪是一个女子,女扮男装的女子,正是因为女子,他更加难以琢磨她的身份。

    范永斗与郑琪在一边就战马和红薯的交易,展开了谈判。她与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你来我往,一个提价一个砍价斗得不亦乐乎。

    讨价还价是女人天然的爱好之一,这一点在后世,程世杰深有体会,向慧是一个淡然的性子,可以说是与世无争,只要他们一起去买衣服,或者是买其他东西,向慧都能跟老板你来我往杀价杀上半个小时。

    就像这一次买房子,滨河花园房子不对外出售,总房款是一百二十八万六千多,程世杰没有开口,向慧从128杀到119,足足砍了将近十万块。

    郑琪口齿伶俐,范永斗感觉头大如斗。

    事关程世杰的切身利益,郑琪努力为他争取每一个可以争取的铜板,经过半个时辰的激烈交锋,红薯换战马的交易总算完成了。

    “六百万斤红薯,换一千六百匹战马!”

    范永斗妥协了。不妥协不行,男人跟女人讨价还价,天然就处于劣势。范永斗从来没有跟女人谈过生意,当然,除了程世杰,在这个时空,很多商号都是男人出面,范永斗实在缺乏与女人谈判的经验。

    程世杰非常高兴,也就意味着他又要多一千六百匹战马了,辽南现在需要战马的地方非常多,特别是越建越多的驿站,越建越多的侦察部队,都需要战马。就算再给程世杰一万匹战马,他也不会让这些战马闲着。

    随着红薯的丰收,最直观的感觉,那就是辽南的民心安定了,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让最先进入辽民的宁海军将士家属以及登州卫左千户所的老部下,感觉心中不安。他们反对程世杰持续吸纳流民,担心流民会把程世杰的粮食吃光,一旦粮食吃光,他们也会挨饿了。

    现在好了,红薯丰收了。

    收获的红薯被大车运到各地的工厂,从现在开始,辽南的百姓,实现了红薯的自由,对于红薯,他们可以煮着吃,烤着着吃,也可以蒸着吃,炖着吃,换着花样吃。

    随着振海城的红薯丰收,这些已经接触过红薯的农业专家们,马上开始反思,他们居然比程世杰这个武夫比下去了。

    程世杰会打仗,能打仗,那是他这个经略使的专业,可种田是他们的专业,在自己专业领域,比一个门外汉给比下去了。

    这些农业专家们脸上挂不住了,守着自己的麦田,吃着饭,感觉饭都不香了。

    ……

    振海城,徐氏别院。

    徐四小组徐淑敏来到辽南以后,她很快就喜欢上了泡澡,每天泡上热水澡,然后再睡觉,这非常解乏,也非常舒服。

    当徐淑敏正在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门外的街道上一片喧哗。

    振海城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从来没有闹过什么乱子,像今天这样打扰到她休息的事情并不多。

    “怎么回事?”

    凯瑟琳道:“他们都说程……总督,种了一种新的作物,现在丰收了,亩产高达三千多斤,有些田甚至多达四千多斤以上……”

    作为徐光启的孙女,徐淑敏虽然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却对于粮食产量和农作物的收割时间等等基本常识是清楚的,她马上就笑道:“这怎么可能?谁编的鬼话?”

    “我也不相信,不过外面的人都这么说,无风不起浪,只怕未必有假!”

    “你去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躺在床上,徐淑敏此刻毫无睡意,作为徐光启的孙女,徐氏子弟都沾身自好,徐光启终生没有纳过妾,而且只有父亲徐骥这么一个儿子,徐淑敏的姐姐们和哥哥们,都保持着这样的家风。

    可是大明的大环境下,徐家子弟想成亲其实相当困难,要挑门当户对,也要对洁身自好的人,这样的人,在大明朝,不是没有,非常罕见。

    不纳妾的官员,也就卢象升,包括孙元化,也有好几个小妾。

    让徐淑敏前来辽南的原因,她其实是知道的。

    对于欲联姻程世杰,首先是年龄方面,在大明朝,这事情年龄差距,不过二十岁不算太大,这也属于正常情况。

    许多读书人,只纳妾不结婚,就是这样,等到中了进士,那大都三四十岁了,有四十多岁的并不罕见。

    程世杰现在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