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黄鼠狼给鸡拜年能有好事

    第191章黄鼠狼给鸡拜年能有好事 (第1/3页)

    第191章

    张嫣这个皇后在历史上口碑不错,甚至被某些人形容成了白莲花。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一朵白莲花,她不可能活到现在。

    连天启皇帝都可以暴毙,更何况是她了。在皇宫里这个地方,是天底下人精最多的地方,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有着过人之处。

    随着张进将事情的始末,交待出来。

    张嫣懵了。

    这是多愚蠢的人会上这个当?

    张进一脸委屈的道:“姐姐,我真没想害人……我只是想把你的马车扔在程世杰的院里,让锦衣卫上门搜查他的府邸,让他丢脸!”

    张皇后现在非常无语。

    丢的是程世杰的脸吗?

    这丢的是张嫣这个皇后的脸吧?

    此事做得太低级,能够给程世杰惹什么麻烦?

    就算要对付程世杰,多简单的事情,让车夫驾着马车,直接撞击程世杰的马车,或者一辆失控的马车,撞击程府的大门,以张嫣皇后的身份,程世杰还能怎么着?

    程世杰还能让张嫣登门道歉不成?

    切不说程世杰敢不敢,就算他敢,要道歉的也是崇祯皇帝,而不是张嫣。

    现在倒好,因为她这个愚蠢的弟弟,把事情搞大了。

    随着她的失踪,崇祯皇帝恨不得掘地三尺,现在文武百官,该知道的已经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应该知道了。

    恐怕很多人也知道了内情,张嫣这个皇后的弟弟,嫉妒程世杰立下旷世奇功,对其打击报复。

    先不说,这件事对张嫣这个皇后的影响有多大,关键是以后,张嫣如何在皇宫里立足,这是御下不严,管教无方,这个罪名,她的父亲张国纪是跑不掉了。

    现在怎么办,张嫣也是方寸大乱,当然,如果向崇祯皇帝直接禀告,张进这个混蛋,纵然不死,那这一辈子也完蛋了。

    可是让张国纪……

    张嫣一时间只能想着如何应付眼前的难关。

    ……

    对于张嫣皇后的失踪,程世杰并没有太过关注,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可大可小,也可以大作文章。

    关键要看崇祯皇帝的态度,很快,崇祯皇帝的态度就表现了出来,首先,崇祯皇帝一直没有同意程世杰请求恢复辽东二十五卫奏折,拖到现在崇祯皇帝同意了。

    由于辽东二十五卫早已废弛,兵部从五军都督府,抽调河南五卫、山东五卫,北直隶五卫,共计十五个卫八个独立千户所,共计兵源十万零八千人,开始分配调入辽南。

    重建金州卫、金州左卫、金州前卫、金州右卫,盖州卫、旅顺卫、海州卫、复州卫、广宁卫、辽中卫、辽阳左卫、辽阳右卫、辽阳左屯卫、辽阳左屯卫,鞍山卫。

    这个圣旨明发天下,崇祯皇帝用处来证明,他对程世杰还是信任的,如果不信任,怎么可能一下子给程世杰增加十万余兵马?

    虽然说,卫所兵不堪大用,崇祯皇帝未免没有甩包袱的意思,可问题是,这个信号代表着信任。

    随着这个圣旨颁布之后,崇祯皇帝让礼部官员前来交导程世杰皇家礼仪,以防大婚的时候,出现纰漏。

    对于在明朝大婚这一点,程世杰其实相当心虚,都说女人是非常敏感的,他也是担心向慧会发现问题。

    不过,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内,程世杰也没有闲着。

    因为程世杰知道,现代化的军队,可不是只会打枪就行,炮兵可是技术兵种,大明的读书人其实不少,程世杰信不过这些被官本位思想熏陶的读书人,可是炮兵需要计算,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可培养合格的炮兵,宁海军还有极大的缺口。

    以前是人多炮少,现在随着枪炮局的生产能力提高,三寸炮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月三十六门,平均一天就可以生产一门多炮。

    这个速度对于宁海军的炮兵发展来说,显然是足够的,可问题是,合格的炮兵实在太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程世杰不得不将原来的佛郎机炮退役,事实上,佛郎机火炮,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先进的,退了太可惜。

    将来宁海军需要对付流寇,流寇可不像建奴,作战意志不强,只需要大炮一轰,死伤几十上百人,上万人马,说崩溃就崩溃。在这种情况下,佛郎机火炮必须保留,总不能让那种一炮炸死几十上百人的开花弹去打流寇。

    流寇怎么来说,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程世杰也不愿意对流寇进行大量杀戮,所以,哪怕宁海军已经生产了足够的火炮,他还想保留着佛郎机火炮,以及大量的弩机。

    与火铳不同,铅含有剧毒,一旦中枪,在缺乏抗生素的时代,一旦中枪,基本上没救了,可是弩机却不同,哪怕没有甲胄的目标,只要不射中要害部位,一箭射穿大腿或胳膊,只要不伤到骨,还有机会活下来,也不会残疾。

    可问题是,火枪一枪哪怕打中四肢等非要害部位,也不容易活下来,在对付建奴的时候,程世杰生怕武器不够毒,在将来面对流寇的时候,他生怕武器太过歹毒。

    这是程世杰的典型双标。

    为此,招募人手,招募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手,成了程世杰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程世杰不考虑是传统读书人里招募,只有一个人群可以满足需求,那就是商贾培训的伙计,这些伙计会识字,能读会算。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刁钻,奸猾,这其实问题不大,扔在宁海军中训练一番,就会去掉他们身上的劣习,慢慢培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从比从零开始要容易一些。

    就算从零开始培训,宁海军也面临着教师的严重不足。

    这件事情是孙之澋在做,对于孙承宗的这个孙子,程世杰相当满意,知进退,有眼色,也非常有能力。

    “拜见国公!”

    “永言,你见外了!”

    “礼不可废!”

    孙之澋也知道程世杰喜欢开始见山,有事说事,他就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