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程少将军你闯大祸了

    第223章程少将军你闯大祸了 (第2/3页)

耿耿于怀,如刺梗喉。一直以来都只有他们仗着猛烈的炮火去欺负别人的份,不管是荷兰人还是大明水师,面对他们那足以遮住海面的庞大舰队和铺天盖地的炮火,都只有发抖的份!

    然而这次他们却被宁海军以区区二十来门大炮给打得全无还手之力,宁海军军大炮射程之远,精度之高,威力之强,完全超出了他们最夸张的想象!

    其实早在天启五年,第一次跟荷兰人交手的时候,他已经发现,自己的手中的铁炮已经落后了,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远远不及荷兰人。在料罗湾海战大败荷兰人之后,英国人曾经找到郑芝龙,出售他们的舰炮。

    在大不列颠皇家海军打败西班牙帝国的无敌舰队后,大不列颠这个时候,还没有全世界的殖民地供养本土,庞大的皇家海军舰队就无法养活。

    平心而论,当时的英国舰队能够西班牙无敌舰队有较大运气成分,比如说当时西班牙“无敌舰队”原本的将领是圣克鲁兹,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然而就在舰队出征前夕,他却突然去世。西班牙海军并非无才可用,可是菲利普二世却突发奇想,任命原为陆军将领的西多尼亚统领这支“无敌舰队”。

    而正是菲利普二世的狂妄自大,为西班牙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英国战舰体积的确不如西班牙的庞大,他们的火炮数量以及口径也都不如西班牙舰队,但他们的舰船速度快,机动性强,且他们运用了舷侧战术,使得英国战舰的火炮射程更远,没有死角。

    如果当时郑芝龙如果购买了英国的人的皇家舰队的主要舰炮,无论是辽东的海战,还是吴淞口海战的结局,只怕是要改写了。要知道英国的舰炮中,有一种口径为一百六十毫米的加农炮,可以射程达到三千多米,而宁海军的火炮的射程优势则不明显。

    可问题是,当时的郑芝龙显英国佬卖给他的大口径舰炮的价格太贵,同等口径的火炮,荷兰人要便宜三分之一,葡萄牙人的舰炮要便宜五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郑芝龙只采购了一部分小口径舰炮。

    在吴淞口失败后,郑芝龙这才反应过来,他冲施大宣道:“大宣!”

    “提督大人有何吩咐?”

    “你去找一下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有西班牙人,以及英国人,告诉他们我要舰炮,威力强大的舰炮,不要用老旧的舰炮来骗本提督!”

    施大宣苦笑道:“提督大人,那些西夷只怕会坐地起价!”

    “哈哈!”

    郑芝龙不以为然的笑道:“告诉那些西夷,本提督准备采取竟价的方式,谁的舰炮多,谁的交货时间快,谁的价钱低,谁将获得本提督的友谊!”

    郑芝龙做贸易起家,特别是针对贸易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他现在还垄断着贸易权利,所以利用贸易权力的捆绑,逼着西夷让步。舰炮固然可以挣钱,但是只是一锤子买卖,可是大明与欧罗巴的远洋贸易权利,却是长远的利益。

    郑芝龙将西夷约在一起谈判,让挑起西夷之间的内部竟争,谁都知道垄断大明与欧洲贸易暴利有多大,别说卖给郑芝龙舰炮,就算是白送,他们也愿意。

    就在郑芝龙卡在杭州湾,占领了舟山群岛作为基地,对着吴淞口虎视眈眈,可问题是,宁海军在辽东又有一批新舰下水,这一批新舰包括十六艘海鲨级四千料战舰,八艘海狼级两千料战舰和四艘巨鲨级战舰。

    共计二十八艘新舰下水,当然这二十八艘战舰要想行成战斗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批战舰并没有直接投到了吴淞口的战斗,而是由李方率领,经济州岛,对马岛,向南西南方向,直扑淡水港。

    陈大勇这一段对大员移民百姓进行过调查,虽然大员物产丰富,气候事宜,雨水充沛,可问题是,因为郑氏对移民百姓的压榨,他们与中原百姓一样,三餐不继、衣不蔽体。

    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大员岛上的猎物多,野菜多,水果多,就算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还可以从山里,或者森林里找到一些可以勉强果腹的东西,至少不像中原那样,整村整村的百姓饿死。

    陈大勇从大员移民百姓十五镇的百姓中,挑选出来八百名青壮,让他们成为宁海军士兵,独立编成淡水守备局。

    看着时机成熟,陈大勇对尚可喜道:“尚将军,将你麾下的这些大员籍的将士放出来,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想要改变目前生存现状的人。如果他们愿意加入我们宁海军,就让他们参加我们半个月后的考核!”

    这些大员籍贯的士兵进行宁海军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训练,要说宁海军的新兵训练营,简直就是十九层地狱。

    可问题是,这些大员籍的新兵虽然训练辛苦,可是他们却吃饱,偶尔还有油水,最关键是,他们一次性就分发两双作战靴子,两套作训服,还有铠甲,兵刃。

    这些大员籍的士兵多数都没什么口才,然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变化却胜于言辞的鼓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日受辱夜受骂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还被活活打死,如今伤痕还未消失,而现在他们却已经穿上了新衣服、吃上了饱饭,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没有宁海军的到来,大员的移民百姓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也没有办法,郑芝龙在大员驻守八千余名陆军部队,人数虽然不多,镇压不到二十万的移民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问题是,随着加入宁海军的大员籍士兵,他们的家属也像在辽东的百姓一样,五年免税,十年半税,只要将来杀敌立功,还可以利用斩首给他们的家人挣田地。

    这让其他大员籍的青壮心中出现了不平衡:“凭他们行,老子不行?”

    “难道我还比不上他们吗?不,我比他们强!”

    “有饭吃,还发衣服?这么好的事?”

    “何止啊,家人还可以免税!五年免税,十年半税!”

    “这么好?可以去试试,不行的话最多逃走。”

    短短三天时间,淡水城外就出现了三四千名青壮,他们都是报名准备来参加宁海军的,而且每天都在增加。

    陈大勇笑道:“按排他们吃上饱饭,让他们洗好澡,处理好个人卫生!”

    “是!”

    尚可喜道:“可是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粮食不多,用我们的钢材跟西班牙人换,还有我们的补给船队马上就要来了,粮食危机可以马上解决!”

    陈大勇道:“咱们宁海军的考核标准,不能降低,咱们宁海军不收垃圾!”

    另外一边,身在大员中部地区的红娘子所部侦察兵,继续向台中、台南方向渗透,现如今的刘村长,不对应该说是刘镇长。

    就在原本以刘家村为基础,将周围的几个村子的移民收拢在一起,将近两千人一起动手,炸平了一座小山包,就这样建造了现在的刘家镇。

    刘家镇以山谷为主体,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东边,西边低,两头一堵,中间就是现在的刘家镇。

    有了这两道墙不仅仅可以防御野兽,就算是西夷想进攻这里,也会撞得头皮血流。

    刘村长的大名叫刘阿苏,他在方圆百里之内确实是有些名气,经过他的邀请,倒是前前后后来了几百名高山族、泰雅人来到刘家镇交易。

    大员的土著民族都有猎人头的习惯,红娘子利用宁海军的装备,像狗腿刀、唐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