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蒸汽机车火牛车

    第294章蒸汽机车火牛车 (第1/3页)

    第294章

    对于宋献策将起义军命名为大顺军的事情,程世杰猜测,这应该是历史的车轮,也许是历史的惯性。虽然宋献策没有投靠李自成,而是投靠了程世杰,然而,他依旧像历史上一样,成立了大顺。

    截至到崇祯八年六月初六,也就是宋献策起义后的第二十天,他麾下的人马足足膨胀到了八千余人马,这还是宋献策一再精心筛选兵员的结果。如果宋献策要是放低一点门槛,八万人都不止了。

    也是在这一天,归德卫右副千户刘超,率领麾下一千五百余人投靠宋献策,这个刘超虽然是一个百户官,却也是一个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将领,崇祯二年跟归德卫指挥使北上勤王,从百户升为副千户。

    崇祯八年元月,李自成率领数万大军进攻归德府,进攻失利后又转攻永城,也就是宋献策的故乡,正是刘超率领永城民壮血战三昼夜,甚至连四关皆失的情况下,还是守住了永城。

    按说像刘超这样的人应该受到重用,只是非常可惜,刘超不擅长溜须拍马,又没有银子上下打点,他没钱升官,原本右千户董袭看着刘超比自己能打,而且威望高,董袭就给刘超穿小鞋。

    刘超之子刘磊,时常被董袭之子董拓欺负,刘磊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一怒之下打伤了董拓,结果董袭派人将刘磊抓起来,放在树上暴晒,眼看刘磊,即将丧命,刘超大怒,率领亲信从董袭手中抢回儿子刘磊。

    不过,董袭却状告归德府刘超造反,刘超一怒之下,杀了董袭全家,在听说宋献策起兵造反,自称顺天讨逆大将军,于是刘超率领一千五百余人投靠了宋献策。

    这一千五百余名永城人,不仅仅是宋献策的乡党,更是归德卫的卫所兵,永城这个地方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民风彪悍,更为关键的是刘超本人也是一个擅长使用火器的军官,随着刘超加入大顺军,这让大顺军的声势更盛。

    原本兖州就是四战之地,这是是中原的门户,也是四省交界处,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土匪遍地,当地的大户为了自保,就会修建坞堡,哪怕到后世,很多村镇的地名不是某某营,就是某某楼,或者是某某寨。

    宋献策原本对于那些防守严密,坚固的寨子没有办法,可是随着刘超加入这就不一样了,刘超可是玩火器出身的专业人士,特别是矿工之中有很多人会玩炸药。面对防守坚固的寨子,宋献策的大顺军,采取洞屋车抵达,掘进爆破的方式。

    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洞屋车就是一种古代的攻城车辆,拥有四至十二个车轮,没有动力,需要人或牛马拉拽,车上用厚实的木头,建造成房屋的形势,特别是屋顶用湿泥防火烧,只要将车推到城下,人可以在车里对城墙的根基进行挖掘。

    采取了这一招之后,宋献策的大顺军攻坚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便是最坚固的坞堡,也很难在他们的攻击下挺过一天。

    单城镇的陈家堡,是仅次于单城县的堡垒,这是成化年间进士陈勖的祖宅,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陈氏是单县最富的士绅,这座占地一百多亩的堡垒群,刚刚经过修建,最让人头疼的是,陈氏用了钢筋水泥。

    陈氏人数众多,仅仅家丁就三百多人,加上临时招募的中小地主和农民,足足千人,他们打退了大顺军几次进攻。

    但是,刘超让人用洞屋车在陈氏老宅的大门口几门埋了六百多斤的炸药,看到这个局面,陈氏族人全吓尿了,乖乖开门投降。

    不断有坞堡被攻陷,他们不断缴获地缴获大批钱财粮食,而加入义军的老百姓同样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不等义军打过来便向压榨他们多年的地主发难,打破坞堡分了粮食牲畜,然后加入大顺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声响彻兖州大地。

    随着大顺军发展壮大,位于兖州府的兖州知府罗汝文实在装不下去了,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宋献策先后在兖州境内攻陷上数十上百座坞堡,让上百家士绅大户家破人亡。

    宋献策每攻陷一座城镇,率领对俘虏的士绅进行公审,一旦公早完毕,这个大户肯定要被抄家,所有欠条、借据、房产、地契全部烧掉,只要加入大顺军的青壮,可以分得十亩或三十亩土地,至于不愿意加入大顺军的百姓,也可以分到一些粮食。

    此时的宋献策就像滚雪球一样,打越越强,人马越打越多,单凭各家各户根本就守不住他们的祖宅,兖州的士绅们吓怕了,纷给出面让罗汝文这个知府镇压叛乱。

    罗汝文也没有办法,现在宋献策越闹越凶,影响越来越大,弄不安巡抚大人那里也听到风声了,如果再不处理,巡抚大人可绕不了他,罗汝文只好借着剿匪的由头,召开兖州士绅大会。

    这一次,兖州的士绅倒没有当铁公鸡,而是难得的心齐一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经过一番商议,你三千两,我五千两,整个兖州士绅居然募集了将近四十万两银子,各家各户出青壮,共计一万余人,加上兖州卫的卫所兵、衙役和各家仆从,共计两万余大军,经过半个月时间的准备,对外号称五万大军,直接进攻单县黄岗。

    罗汝文倒也不算太黑心,募集到的三十七万八千余两银子,他留下三十五万两,而是让两万八千余两银子交给兖州卫指挥使。

    正所谓上梁这正下梁歪,罗汝文扣下三十五万两银子,兖州卫指挥使倒好,直接扣下两万四千两银子,而是将余下四千余两银子赏赐给卫所兵,实际上到卫所兵手中的,不足一两银子。

    好在这些卫所兵士经常挨饿,他们虽然没有拿到什么银子,犒赏大军的粮食倒是不缺,虽然不吃不太好,倒是吃上几顿饱饭,兖州卫的卫所们兵们士气反而不错。

    虽然兖州卫的士兵士气不错,仅仅是不错而已,整个山东账面上有二十多万大军,可事实上,这只是纸面上的大军,大明账面上有三百多万大军呢,朝廷一次性连三十万大军都抽不出来。

    至于山东比整个朝廷的效果稍好一点,因为山东在明朝也是经济大省,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核心咽喉地带,加上海洋贸易,比较富裕。更何况辽东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山东流民,这让山东的负担大为减轻,山东卫所兵在册率比京畿还要高。

    像登州卫如果真正有钱有粮的时候,拉出一万多人不成问题,兖州卫也是同样的问题,罗汝文才了兖州卫常福三万余石粮食,常福还真拉出一万五六千人,当然,这些人的装备很差,仅仅比流寇略强一些而已。

    作为一支一万五六千人的军队,骑兵只有八十三骑,这其中还有十几匹马作为兖州卫都指挥使司衙门的坐骑,火炮倒有十几门,不过超过八成都两百多年前铸造的火炮,而且锈迹斑斑,能不能打响,只有天知道了。

    全军火铳只有一百多支,弓和弩机,加在一起不到两百张,这样的装备能不能打仗,常胜心知肚明,最为关键的是,宋献策这个大顺军宣传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