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猪队友带不动啊

    第366章猪队友带不动啊 (第1/3页)

    朱纯臣虽然没有正式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可是却也知道,如果粮食缺少,还可以减少供给,杀马充饥,怎么也可以坚持一下。

    可是一旦缺水,那么问题就大了。

    对于建奴采取用尸体污染水源的方式,这并不意外,因为早在汉朝时期,匈奴无力阻挡汉军的进攻,匈奴人朝草原上的湖水中投掷动物尸体,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让动物尸体污染水源,毒害可能前来饮水的汉朝军队,以阻止汉军的深入。

    蒙古人也会利用投石机,将腐烂发臭的尸体投进进攻的城池里,这是早期的生化武器,要应该这种方式,其实不算太困难。

    《武经总要》里有着明确且详细的记载,朱纯臣虽然打仗的经验不多,几乎没有,可是作为世代将门,他反而有这种应该的方式,把尸体捞出来集中焚烧,然后让士兵们把豆子,一堆一堆埋入沙土里,过一夜时间,再挖出来看看,如果豆子膨胀,那就说明地下有水,如果不膨胀说明地下没有水。

    大明北伐大军采取朱纯臣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建奴布置的难题,在找到水源,挖出数十口水井,解决饮水问题以后,明军士兵大振。

    崇祯九年七月初四,清晨,建奴开始向大明北伐军发起进攻,结果北伐军以逸待劳,枪炮齐放,建奴进攻受挫,丢下一两千具尸体后退。

    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向朱纯臣请战:“干爹,孩儿追杀建奴!”

    朱纯臣皱起眉头道:“建奴大军实力未损,撤退颇有章法,只怕是诱敌深入!”

    “孩儿省得!”

    吴三桂道:“孩儿此举,明为追击,实则是探查建奴虚实,肯定会不轻敌冒进!”

    朱纯臣大喜道:“此计甚妙,就这样打吧!”

    随着吴三桂率领关宁军吴家三千家丁骑兵追击,建奴撤退得更加快了,吴三桂越追越快,不知不觉反而靠近额仁达布散淖尔。

    虽然皇太极把额仁达布散淖尔改名为盛京,可事实上,这是一座非常小的城池,相对比较集中,额仁达布散淖尔城并没有城墙,只有一道土围子,因为额仁达布散淖尔是一座靠近盐湖的城池,由于夏天的时候雨水大,盐湖在冬季会收缩面积,每年都会在湖畔留下班驳的盐壳子,这相当于大自然对这里的馈赠。

    额仁达布散淖尔这座城池就是这么形成的,因为城池太小,而且相当南方来说,略为低洼,吴三桂看着额仁达布散淖尔的百姓和军官正在慌乱的溃逃,吴三桂大手一挥:“抓住皇太极,官升三级,赏银万两!”

    吴氏家丁兵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的杀向额仁达布散淖尔,谁知道,就在吴三桂距离额仁达布散淖尔城还有一箭之地的时候,城中居然升腾起了道道浓烟。

    位于后方的大明北伐军很自然的看到了这些浓烟,北伐军各级将领纷纷派出骑哨,他们这才发现,居然是建奴跑了。

    而吴三桂和吴家骑兵已经拿下额仁达布散淖尔,其他明军将领听到这个情报,甚至不等朱纯臣的命令,直接下令各自兵马,直接杀向额仁达布散淖尔城。

    很快他们就发现在城西北方向,不时的出现一件件兵刃,一套套铠甲,还有粮食,金银细软等物资。

    要说皇太极其实还真是懂兵法的,把丢盔弃甲这一套玩得非常顺溜,明军北伐军在这里就乱了起来,有的骑兵想追击,有的想捡便宜,也有的欢天喜地的用刀子割下蒙古或建奴士兵的首级,挂在马颈上,为了争夺首级,将领们家丁又毫无悬念的吵了起来,你推我搡,大有打完建奴自己人再打一场的意思。

    等崇祯皇帝和朱纯臣,这个北伐大军的中军抵达额仁达布散淖尔的时候,崇祯皇帝看到的就是一片乱象。

    随着中军抵达,作为京城的少爷兵,京营也加入了哄抢的行列,各军将领也纷纷吵了起来。

    “大人,他们要抢我们的首级!”

    “大人,他们恶人先告状!这几十颗首级明明是我们斩获的,其中两个还是您亲自用马长枪死的,他们要硬抢!”

    “胡说!明明是我们干掉的!你睁大眼睛看看胸口,有三眼铳打出来的血洞!”

    “干恁娘,这是人死之后你们补枪的!你看这咽喉,明明就是我们将军用长枪刺的!”

    “那是你们偷偷用剑刺出来的!”

    众将领吵得崇祯皇帝也是头大如斗。

    “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人回答崇祯皇帝的话,他又问道:“可有人抓住皇太极?”

    “末将愿继续追击皇太极!”

    如果最开始吴三桂这么跳出来,也不会有人追随,可问题是,自从出关以来,建奴表现得非常怂,根本就不敢接战,简直就是望风而降。

    看到皇太极连盛京都是了,明军将士已经不再忌惮建奴,至少说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