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

    第378章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 (第1/3页)

    第378章

    崇祯九年九月初七夜,宁海军近卫旅,主力抵达永平府城下,随后,第八旅主力部队初八中午抵达永平府城城下,此时汇聚在永平府城城下的宁海军是两个整编旅,共计十四个团,共计四余万人马。

    程世杰还没有来得及下令强攻永平府城,却看到永平府守备佥事朱国梓被守军将士捆绑成粽子,送到程世杰面前。

    “程帅,我等愿降,请程帅入城!”

    “入城,本帅入城,是不是摔杯为号,刀斧手齐出!”

    守将将领面面相觑:“我等不敢!”

    说着永平府的守军,呼呼啦啦朝着城外走来,他们非常自觉,将手中的兵刃扔有地上,不多时,城外的兵刃就堆成了小山。

    程世杰看着这一幕,即心寒也气愤。

    “报!”

    程世杰循声望去。

    一名传令兵骑兵战骑,来到程世杰身前十数步,翻身下马,将一分情报递在程世杰手中。

    没有大声说出来,只能说明这是噩耗。

    果然,随着程世杰打开情报,只见上面写着,关宁军不惜代价,采取附蚁攻城的方式,成功攻陷遵化,不过,关宁军虽然攻破城墙,可雷时声和陈永福却沉着指挥,利用地形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给予关宁军一轮大规模杀伤,关宁军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程世杰叹了口气,关宁军已经破城,那说明遵化城已经快完蛋了,他就算飞也恐怕飞不到遵化,估计雷时声这个卢象升的心腹大将也……

    “吴胜!”

    “末将在!”

    “你率领第八旅,全速前锋,直扑遵化……”

    “报!”

    就在这时,程世杰又接到噩耗。

    清军正蓝旗不到千人的先头部队,先期抵达蓟州,蓟州是大明的军事重镇,哪怕是北伐几乎将京畿的军队抽空,却留在蓟州明军足有六千之众,又有坚城大炮,足以抵挡一阵子,问题在于,这支明军根本就没打算抵抗,清军一到立即开城投降,着实让原本打算拼掉两三百条人命才能拿下这座坚城的清军给吓了一跳。

    拿下蓟州就意味着北京的东大门被撞开了,清军沿着这个缺口快速突入,一路摧城拔寨,,清军正蓝旗和七千余蒙古军已经扫清了从蓟州通往京城的所有障碍,像一把巨大的铁钳一样展开,一支伸向通州,一支伸向昌平,兵锋所向明军无不纷纷投降。

    “前速前进,目标京城,尔等不必管后路,本帅殿后!”

    “是!”

    吴胜所部不顾疲惫之躯,人困马乏,一路向西南方向前往,直接前往蓟州。

    现在,北京城内的居民已经可以听到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了。

    极度的恐慌像瘟疫一样弥漫开来,毕竟破口之役过去还不到七年,当初清军铁骑纵横京畿、屠刀所向人头滚滚的情景北京人记忆犹新,恐惧之下,很多人拖家带口,带着一点微薄的财产逃离北京,挣扎着往南逃。

    谁都知道,北京恐怕是守不住了,继续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可不想死!但涌入北京的人也不在少数,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缙绅,还有过气了的藩王勋贵,这些家伙像闻到腐肉的臭味的秃鹫一样从全国各地往北京涌来。

    明亡清兴似乎已经成为定局,他们都要赶过来参加这个老迈的帝国的葬礼,同时削尖脑壳看能不能在新朝谋一条路子。

    一些自命不凡的家伙搜肠刮肚,奋笔疾书,绞尽脑汁要为即将到来的主子献上治国平天下的妙计,以求得重用,博个万世功名,茶楼酒肆里,孤灯烛影下,到处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身影,那狂热的、欢欣鼓舞的气氛让京城百姓无所适从。

    大明用自己的膏血供养了他们近三百年,现在大明要亡了,他们不是应该想办法力挽狂澜的么,怎么建奴都还没打进来就在琢磨着怎么为新的主子出力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近三百年来含辛茹苦,忍受着层层盘剥,就是为了供养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紫禁城。现在崇祯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