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吕宋的腾笼换鸟

    第410章吕宋的腾笼换鸟 (第1/3页)

    第410章

    孙之澋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并非浪得虚名,程世杰只是开了一个头,他就明白了程世杰的真正用意。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

    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这里,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杯酒释兵权”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就真的是很严重。

    仔细想想,“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整个武将集团的一场政治博弈,既然是博弈,作为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自然都不可能无本生利,不付代价。很显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武将集团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而这“兵权”当然不是白白失去的,它所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

    是赵匡胤给整个武将集团颁发了一张“腐败许可证”。由于有了皇帝亲自颁发的这张“腐败许可证”为庇护,所以,从那之后,武将们都“理直气壮”地进行腐败。据史料记载,太祖的武将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贪财好色之徒。

    明成祖朱棣采取的策略与赵匡胤几乎如出一辙,朱元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放在所有皇帝里,他的能力是出类拔萃的,特别是识人之明,虽然燕王朱棣能力不错,靖难成功,其他八位塞王,也都不是酒囊饭袋,无论是宁王朱权、代王朱桂、谷王朱橞、辽王朱植,都是人中龙凤,允文允武,如果不是太子朱标意外病故,就算朱棣也要老老实实。

    朱棣第一步毁掉了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帮手,那些藩王兄弟,后来又以腐败为代价,换取了那些藩王的兵权,这样以来,朱棣是坐稳了江山,却让大明像大宋一样,腐败成了风气,成了政治氛围。

    孙之澋有些意外的道:“王上,就算如此,可现如今建奴已经全军覆没,皇太极已经死了,这九边防线就……”

    “九边防线的压力是可以大减弱,不代表没有压力了,也不代表可以马放南山,刀兵入库了!”

    程世杰望着孙之澋道:“我们夺回了北京,可北京城中并没有皇太极的家眷嫔妃,也没有他的幼年子女,包括代善、岳托、阿济格、多铎,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妻妾子女,皆不在北京城,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在哪里?”

    “漠北?”

    程世杰点点头道:“很有可能,皇太极的长子、次子和三子已经死了,但是四子和五子应该还活着,代善和他的长子岳托死了,次子硕讬降了,可是他的三子也死了,但是他的四子、子次、六子、七子、八子并没有随军南下,也应该极大的机率还活着!”

    “所以王上才命第三、第四旅沿关外搜索建奴的残部?”

    “只是非常可惜,皇太极计高一筹,第三和第四旅并没有找到建奴残部的真正的所在,本帅猜测,他们应该是逃了,直接逃到了漠北,漠北之大,数倍于漠南,想要把他们找出来,恐怕并不容易!”

    程世杰叹了口气道:“京畿和整个北直隶,干旱少雨,眼下难以种植粮食,若是在继续以北京作为大明国者,将辽东的宁海军和其家眷迁徙到北京,就要迁徙数十上百万人口来到北京,这样以来,北京的人口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北直隶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从南方把粮食运到北京,虽然宁海军可以采取海运之利,然而问题是,那就必须维持九边防线,在宣府东路和蓟州、永平府屯驻大量的兵马!”

    孙之澋叹了口气道:“这样就太难了!”

    “没错!”

    程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