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养民如羊还是如狼

    第413章养民如羊还是如狼 (第1/3页)

    如果说宁海军的战斗力,放在大明是天下第一,但是天雄军可以排到前三,与关宁军不相上下。

    关宁军不是没有战斗力,关键是他们愿意不愿意打,如果程世杰把卢象升和天雄军扔在一边,估计江朝小朝廷肯定会笑醒。

    做梦都会笑醒,把卢象升的天雄军和祖大弼的辽西军,也纳入宁海军的体系中,这是军改必须要做的过程,哪怕是用吞并的方式,也要吸纳天雄军。

    正好程世杰没有任命安北大都督,这个安北大都督就给卢象升,如果他不同意,那就让卢象升进入宁海军的总参谋部,无论如何都可以谈。

    军改暂时就这样了,以四安大都督负责四边,每个大都督府下辖三到四个旅,足以轻松应对复杂的局面,当然,像安东大都督府和安北大都督府下辖三个旅,安西和安南则是未来用兵的主要方向。

    军制改革的框架基本上定下了,接下来,该谈谈文官官制改革了。

    文官官制改革比起军制改革来复杂得多。没有办法,这一改革直接关系着数十上百万读书人的利益,任改改动都影响着无数学子的命运,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元朝是怎么完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降低了读书人的地位,将读书人打成了老九,差不多是跟乞丐、娼妓的地位差不多了。

    在一个国家中,读书人的地位不太高,但是也不能太低,重文抑武,就会像宋明一样,重武轻文,就会像大汉帝国一样。

    两汉是察举制,天下人最大的出路就是但凭三尺青峰觅封侯,所以,唯汉以强亡。程世杰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有强大的宁海军作为底气同,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崇祯皇帝就绝对做不到。

    他比崇祯更有优势的地方就在于,他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对大明现行的制度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而崇祯皇帝能看到的只有紫禁城这一方天地,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程世杰也是有私心的,他对内阁最高权力系于首相一身。首相由军政两界最杰出的人材竞选产生,皇帝无权任命,但是,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

    至于将来,程世杰会让皇帝不得干涉竞选,不管选上来的是谁,只要程序合法,皇帝都必须予以承认。同样,皇帝也无权罢免首相,如果首相有大的过错,可以向皇帝提出辞职,皇帝随意罢免首相是违反宪法的,内阁不会通过。

    这一条得到众多文官的一致同意,撤掉次辅和枢辅让首相少了很多掣肘,可以集中精力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大明的首辅绝大多数精力都用来防自己人和整自己人上面了,这很不好。

    皇帝不得任命、罢免首相这一条更是大妙,崇祯这些年都他娘的换了多少个首辅啦?唯一不妙的是,这极大地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差不多把皇帝给架空了。

    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个事,皇帝被架空那是常态,现在只不过是把这种常态程序化、合法化而已!

    在后世看来,东汉时期的外戚与宦官执政,就像何皇后因为生了皇子刘辩,她的父亲何真被封为舞阳侯,而大哥何进为大将军,二哥何苗为车骑将军,何进可以以大将军之位录尚书事,执宰天下。

    首相不管军事,军事最高长官为总参谋部,改兵部为军部,军部只负责武器研发、装备、后勤、作训,总参谋和军部,无论是将来文官担任首相或武官担任首相,都无权插手。

    吏部原有权限不改,工部则细分开来,分为农业部、工业部、水利部、交通部,分别负责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道路和桥梁,兵杖局改名为军工部,划归军部,负责研制和生产武器装备,直接对军队负责,内阁无权插手军工研究和生产,否则等同于干涉军事。

    户部拆分为国土资源部、统计部、税务部、财政部,分别负责管理全国国土资源、统计人口数据和田亩数据、征税以及财政收支管理,以上四部都是平级,各自负责自己部门的事情,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内阁直接找该部门老大算账,他们还想像以前有个户部那样什么都往户部尚书身上推,再由户部尚书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