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一石三鸟大族分家

    第422章一石三鸟大族分家 (第1/3页)

    当南京小朝廷的消息,以及如同雪花般辱骂孙传庭的文章、诗词、以及大量指桑骂槐暗指程世杰的文章送到内阁的时候,作为内阁首相的孙之澋当时就气得脸色煞白,身体微微哆唆,说不出话来了。

    周宁也非常生气,正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些王八蛋敢骂孙传庭,那无所谓,但是敢骂程世杰却不行,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那指桑骂槐的架势,就差指名道姓了。

    “发兵!”

    孙之澋咬牙切齿地道:“一定要发兵,把那些混蛋全部抓起来,凌迟!”

    “凌不凌迟,那是王上的权利。”

    周宁愤愤地道:“作为臣子,我们不能坐视!”

    自从程世杰成为大明摄政王监国以后,对于锦衣卫也上下也进行了大清理,包括指挥使骆养性、指挥同知吴孟明以下十四个千户,四个指挥佥事,两个镇抚,几乎被一扫而光,仅剩下一个南镇抚使刘侨,和四个千户。

    特别是在锦衣卫大清洗以后,作为大明最大的一个卫,锦衣卫原本算是一个正军级,硬是给削成了加强团级。现在锦衣卫十四个千户卫,人数最多的不过剩余六百余人,最少的只剩下一百余人。

    当然这些锦衣卫并不是直接杀了,而是判刑了七千余人。程世杰其实真没有直接裁撤锦衣卫,锦衣卫虽然王八蛋居多,但是用处还是巨大的。

    程世杰将锦衣卫直接拆分,原本负责对外情报收集和刺探的,直接并入总参谋下辖的机密局,成了司级单位。负责诏狱的监狱和刑讯,也同样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则是隶书于司法部监狱。不再具有刑讯的权柄,只算是一个重刑监狱。

    另外专门负责行刑的专业人员,也被程世杰利用了起来,成为隶书监军道署的第六局。

    历史上,锦衣卫的权柄也是几经裁撤,虽然最终一直存在,不像西厂和东厂存在时间不久,但是南镇监察文武百官的这一套班子,却保留了下来,他们却没有直接抓捕和刑讯的权力,不过作为锦衣卫的署理指挥使,刘侨和锦衣卫其余人员却想着办大案,办大事,重振锦衣卫。

    事实上,锦衣卫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任,肯定会对锦衣卫清洗,对于他们这些锦衣卫而言,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维护皇权,当然,现在程世杰还不是名义上皇帝,却已经事实上的皇帝。

    原本他们锦衣卫还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重获程世杰的信任,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刘侨道:“周总参谋长,王上有令,春耕不战,现在发兵,只怕……”

    周宁一听这话,他也知道现在不可能是发兵的时机,毕竟,程世杰颁布春耕不战令,谁再打属于跟程世杰唱反调,这让程世杰的威严何在?

    刘侨道:“杀鸡何须用牛刀,对付区区一群跳梁小丑,我们锦衣卫责无旁贷!”

    在崇祯朝,其实锦衣卫已经失控了,锦衣卫内部山头林立,就连骆养性也无法指挥所有锦衣卫,就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时候,锦衣卫同知李若琏率领手下的部众誓死抵抗,在崇文门那里与李自成的兵马进行血战,李若琏的这支锦衣卫最后全部战死,这也是锦衣卫最悲壮的辉煌。

    被崇祯皇帝信任的骆养性,他的人马却没有为崇祯效命,与那些给李自成开城门的太监一样主动投靠了李自成,指挥同知吴孟明则是见大势已去,再投降,只不过被刘宗敏逼饷的时候,拷打致死。还有一支锦衣卫是由马吉翔带领,崇祯死后,宗室后裔建立起了南明,马吉翔靠“拍马”起家,夺得了永历帝的信任,

    在这个时空,骆养性主动配合,并参与温体仁向皇太极投降,吴孟明同样是被迫投降,马吉翔和历史一样逃出了京城,但是李若琏同样也是像历史上一样战死,他们死在紫禁城,与清军和关宁军作战而死,不过却有一千余人最终逃到了辽东。

    对于刘侨而言,南明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就是天然的盟友,让他们举旗反正,还需要等到程世杰的军队抵达南京城下,但是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