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典型的双标

    第505章典型的双标 (第1/3页)

    第505章

    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大明宗主国的辐射能力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外藩纳入了大明王朝的宗藩朝贡体系。

    除了最初明太祖朱元璋定的十个不征之国外,到明成祖朱棣七下西洋大明布国威与大洋至上后更多的东南亚国家跟随船队来到大明朝贡。

    这部分随着明朝的兴衰做弹性的增长或者收缩,在永乐大帝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藩属国数量达到一百多个。

    当然大明宗藩朝贡体系都随着历史的流逝在逐渐的增加或者消亡。毕竟藩属国都会随着自身的情况变化而变化,不一定都能与大明王朝同休。

    大明建立的藩国朝贡体系,很多人其实不理解,认为朝廷只是得到一些漂亮话,华而不实,而藩国却得到大量的实惠,然而很多人其实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贸易,也就是国际贸易。

    这种贸易不仅反映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反映了两国之间的政治变化和社会动态。在这种贸易中,双方都有着各自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也受到各自的制度和环境的影响。

    现如今这些大明的藩国,大部分沦为了荷兰人或者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大不列颠的殖民地。

    程世杰提出现在的大明藩国政策,其实是想学习后世,打造大明帝国联邦体系,现在大明实力和国力,可以支持对外扩张,可问题是,儒家的思想影响深远,泱泱大国,礼仪之邦,需要讲究师出有名。

    孙之澋望着已经缺席会议的副相位置,杨芸娘没有参加这个会议,据说她已经很少露面,甚至把大明帝国银行的很多事务,直接搬进王府办理,未来也不知道这个副相她会不会做,不过这个空位置,并不是孙之澋可以决定。

    孙之澋想了想道:“王上,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如何解决?”

    虽然很多人认为约翰牛已经不行了,事实上人家的影响力仍然强大,这个联邦拥有着世界上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综合国力和实力世界第二。

    孙之澋如果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程世杰也是乐见其成。

    孙之澋道:“王上,您登基吧,您登基称帝号,其他藩国可以称其藩王,现在您只是摄政王监国,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大明藩国国王,难道要退爵位为公不成?”

    周延栋罕见地发言道:“我支持孙首相的建议,王上,您登基吧!”

    “臣附议!”

    “臣附议……”

    程世杰看着眼前的局面有些头疼:“怎么又提到这件事上了?”

    孙之澋自然是熟悉程世杰的,当然他现在也不敢乱猜测程世杰的意思了,当初,他以为程世杰是准备先胡后汉,逐步拿下这个天下,在将皇太极消灭在北京城下之后,按说程世杰应该挟大败建奴之威势,顺利登基称帝。

    可问题是,程世杰没有按照他想象的那样,而是组织土地改革,随后大量迁徙百姓,发展吕宋、詹州和新明,接着四处出兵,拿下特林、贝加尔湖,回头再收拾江南南明小朝廷。

    孙之澋还以为程世杰想等着天下一统,可问题是李自成现在的坟头上的草已经三尺多高了,程世杰却没有半点想要称帝的意思,任他如何推动,程世杰都不动如山。

    孙之澋道:“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王上……”

    孙之澋其实也不知道程世杰坚持什么,明明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封为公主,现在程世杰的长女程家悦封为长安公主,次女程家怡封为永安公主,次子程家乐封为齐王、三子程家程家耀为郑王,四子程家亨为苏王。

    从崇祯十年开始,就废除了使用了十年的崇祯年号,改元鼎新,可以说,程世杰已经做了很多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偏偏他就是不登基。

    如果说从前在向慧没有来到大明的时候,程世杰确实是不想当皇帝,不仅仅是因为对后世的难以割舍,更为关键的是,皇帝就是一座牢笼。可现在程世杰的心境截然不同了,首先是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