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压不住

    第275章 压不住 (第2/3页)

说的。”

    “韦会?他从何得知的?”

    “这我就不知了。”王繇道:“薛郎替我报了仇,但有差遣,只管开口,我绝不推辞。”

    王繇走后,薛白看着他的背影看了好一会,落在有心人眼里,已能指证他们之间有所勾结。

    才回长安,似乎就被裹挟到了权争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了,或者说天宝年间的大唐朝堂已被权争的洪水淹没,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阿郎。”

    刁丙指了指桌上剩的那一碗羊肉汤面,问道:“他不吃了,我们能吃吗?”

    ~~

    陆浑山庄的变故在明面上已与薛白无关,河南府定了案,是宋勉、高尚勾结,血洗宋家。

    那么,韦会能知道这件事,必然是有一个消息灵通且还猜测到内情的人告诉他的了。

    这样的人不多。

    薛白遂开始查韦会生前的行踪。

    他以长安尉的名义到韦会家中去问,询问韦会的妻子、随从,达奚盈盈则暗中派伙计打听,终于查出了一个大概的脉络。

    出乎薛白意料的是,他没发现韦会与李林甫有所接触的痕迹……他本以为此事必然与李林甫有关的。

    入夜,达奚盈盈把韦会的行踪写下,递在薛白手里。

    “韦会不是去南曲就是去教坊,或者与他那班狐朋狗友聚会,这样一个酒囊饭袋,真会有人故意害死他吗?”

    “崇真观?”

    薛白反复看了韦会的行踪,确实没发现异样,但想到韦会的妻子说他近来每天都到道观烧香,遂问道:“崇真观在何处?”

    “安善坊。”

    “那是在长安城南了,韦会几乎都在城北活动,如何会到城南烧香?”

    “除非那是个女冠观?”达奚盈盈玩笑道。

    ……

    崇真观并不是一个女冠观,而是个香火非常旺盛的道观。

    薛白到时,道观前已排了长队,等待祈福的人们个个都表现得十分虔诚。

    他遂与刁氏兄弟各自去了解情况。

    “敢问大娘子,为何众人都在此等候,而不去西街的九华观?”

    “任道长法术灵啊,若能赐下一枚丹药,能百病全消,长命百岁哩。”

    刁庚去问了几人回来,挠了挠头,小声道:“郎君,他们说这里的道长叫任海川,可神了,赐一个香囊挂在胯下,能让软弱的男儿都重振雄风。”

    “那想必韦会是冲这个来的。”

    薛白走过排队的人群,拿出令符,道:“长安县衙办案,让你们道长来见我。”

    站在门边的两个小道童闻言,俱是面露惊恐。

    “师父他……他云游去了。”

    这情形,薛白一看便知不对,勒令百姓退散,押下小道童,到道观搜索,此间的道长任海川果然是不在了,只留下几个弟子。

    “说,人呢?”

    “师父他,他逃了……”

    刁庚从丹房里拿出几个香囊,闻了闻,问道:“这真有用吗?”

    “其……其实就是些滋补的药材,师长花钱让人当托,吹捧它的功效,可他前几日卷了钱财逃了,我们是想趁着师父的名气还在,赚些路费走的。”

    “骗子。”刁庚将香囊丢开。

    “哪天逃的?”

    “四天前。”

    那就是与韦会被拿是同一天了。

    薛白再问他们是否认得韦会,本打算带他们去认认尸体,但在描述了韦会相貌之后他们很快便想起来了。

    “是有这样一个贵郎君常来见师父,与别的香客却不同,师父每次都是与他单独到客房中谈的。”

    “谈的什么?”

    “不知道,但旁人都是给师父钱求药,师父却是给他钱。”

    薛白思忖着任海川那些所谓的让人长命百岁、重振雄风的本事,问道:“你们师父,可曾想要入宫面圣?”

    “似……似乎说过的。”

    再问了几句,这些弟子们所知的已经有限,薛白便开始在这道观中仔细观察起来。

    他有个直觉,任海川与韦会一逃一死,两件事之间必然是有关联的,甚至陆浑山庄的事,也是任海川告诉韦会的。

    若如此,那这个道士任海川背后必然有个指使者,比如李林甫。

    也许是他们正在聊着如何接近圣人,同时得到洛阳来的消息,陆浑山庄出事了,然后李林甫说“必然是薛白下的毒手”……这些画面全都是瞎猜的。

    想着这些,翻过了藏书库中的经文,意外地没有任何发现,薛白遂转到了香堂。

    堂上摆着很多祈福牌,刻着各种心愿。

    “福禄寿三星之牌位,祈家母康健长寿,长安人杨汉公敬立。”

    再往后看,一个叫姜庆初的希望能娶到贤妻,一个叫刘安的希望能生个儿子。

    薛白走马观花看了几排,忽然目光一凝,拿起案上的火烛凑过去,往祈福牌下方看了一眼,灰尘的痕迹不对。

    这些牌位都是摆了很久的了,周围积了厚厚的灰,但有几个显然是最近几天被重新摆过的。

    于是,他伸手将那些祈福牌摆回原来的位置,发现中间少了一个。

    “这里原来摆的祈福牌是什么内容?”

    “回县尉,这我们真的不记得了。”

    “可有记录?”

    “没,没有。”

    薛白再看了那空缺的位置一眼,并没有办法再将它找回来。

    他只是奇怪,有什么必要把一个祈福牌拿走?

    ~~

    长安县衙。

    贾季邻听闻薛白捉拿了几个道士回来,摇了摇头,道:“请他来见我一趟。”

    他无心再处置别的公务,起身踱步,最后站在窗前,看着薛白过来。

    “县令找我?”

    “听闻你还在查韦会的案子?”

    “是,此案连圣人也惊动了,不得不查。”

    贾季邻道:“我早便让你堵住王繇的口,何至于到如此左右为难的地步?”

    薛白眼看着吏员退了出去,关上门,令廨里再无旁人,于是缓缓道:“部分真相一直很明显,就是县令你故意拿下韦会,再指使魏昶勒死了他,不是吗?”

    贾季邻并不否认,而是长叹了一声。

    “圣人问时,我没这般说,因为没有证据。”薛白道,“但不可能完全没有痕迹,证据早晚会有的,县令到时打算如何自处?”

    “你没说,才是聪明的做法,你以为圣人想要真相吗?圣人召你问话,只是为了给王家一个交代,就像定安公主不可能与王同皎合葬,那断那案子的夏侯铦就被贬官,以给王家交代,明白吗?圣人不在乎韦会死了,哪怕明知是有人杀了他。”

    “圣人的外甥死了,县令说圣人不在乎?”

    “韦濯都是圣人亲手杀的,韦会死了又如何?这般简单一桩小案,有何好追着不放的?”

    贾季邻说着,走近薛白,语重心长道:“你是清臣的弟子,如今在我属下。我不是在教你查案,而是在教你为官,若能当好这京城中最难当的官,你往后的仕途就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