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入城

    第355章 入城 (第3/3页)

洱海,告知我阿兄,唐军很可能要今夜突营……”

    段全葛每次下判断都很自信,斩杀杨罗巅时便是如此。

    他披上盔甲,匆匆赶去指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唐军竟不顾疲惫,几乎是全军出击,兵力上已完全超过了他,将他包围了起来。

    倘若此时段俭魏能迅速支援,确有能够击溃唐军的机会。然而,他才刚刚派人去告知段俭魏,唐军要声东击西,支援一定无望了。

    更让段全葛没能想到的是,唐军虽是疲师、败军,今夜的士气却是格外的高。

    他终于还是在不可置信中战败了,这才想起鸣金收兵,准备撤回太和城,来不及了,后路已断。一支埋伏在山路中的唐军在他撤军途中伏击了他……

    “该死!”

    段全葛被五花大绑地带到王忠嗣面前,骂道:“王忠嗣,盛名之下,你也不过如此!被我困在龙尾关里像个缩头乌龟!”

    王忠嗣懒得搭理他,下令待天明时斩杀他祭旗,休整之后则要再次攻打太和城。

    天明,唐军在洱海畔誓师,把段全葛押到了大旗之下。

    “王忠嗣,你这个懦夫!”

    段全葛不肯跪,唐军士卒干脆砸断了他的膝盖,他摔在地上,犹在破口大骂。

    “你们往北突围没用的,你走到穷途末路了!你早晚成了我阿兄的刀下之魂……”

    “噗。”

    唐军力士一刀斩下了他的头颅。

    那头颅在地上滚了两圈,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像是还在说话,让人惊疑不已。可惜,说的全是错的。

    如此祭旗之后,唐军士气回复了许多,王忠嗣一声令下,奔往太和城。

    ~~

    鲜于仲通其实是想率军去攻太和城的,奈何王忠嗣以他不适合与王天运配合为由,让他留守龙尾关。反而将他军中劲旅都借走了,只留下伤兵助他守城。

    待得知王忠嗣把段全葛斩杀,鲜于仲通不由抱怨了两句。

    “俘虏此等大将,一可用于攻城,二可用于献俘于阙下,使圣人欢心。王忠嗣性情残暴,为一己之杀欲,胡乱杀俘。”

    说白了,他还是在意这献俘的功劳,认为王忠嗣是在忌惮他争抢功劳,才这般排挤他,杀俘也是为了要报功“斩杀”,不把俘虏留给他,不给他争功的机会。

    眼下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天亮没多久,段俭魏已集结大军,开始攻龙尾关。

    鲜于仲通兵力不足,不敢怠慢,连忙打起精神应对。

    ~~

    太和城。

    号角声中,阁罗凤登上城头,居高临下望着山下源源不断的唐军士卒,长叹一声。

    “君臣一场,又是兵戎相见了,圣人何以逼我至此?”

    “大王,不用担心。”守太和城的主将牟苴道:“唐军没有辎重,没有攻城器械。不可能攻破太和城,这只不过是临死前的反击罢了。”

    阁罗凤回头看了臣子们一眼,似在等不同的意见。

    站在他后面的除了几个大酋,还有降臣们,郑回也赫然在列,他近来为阁罗凤打理钱粮军务、出谋划策,出力良多,短短一月,已成了南诏举足轻重的臣子。

    之所以如此,还是南诏国初立,擅长文治的人才不多。

    郑回眼看无人回答,而阁罗凤的目光又落在自己身上,遂出列,应道:“王上,不可掉以轻心。唐军已屡次出乎我等意料。王忠嗣既敢来攻,必有后招。”

    “先生说,他还有什么攻城手段?”

    “段大将军、吐蕃援军就在龙尾关外,加上龙首关的援军,两日内必至。唐军攻城时间只有两日,那本就不会是强攻,或有内应,或有旁的手段。”

    阁罗凤连连点头。

    此时,却有一队唐军上山,走到了太和城下。

    “蒙舍诏本为化外一蛮夷小部,受大唐隆恩,封为云南王,安敢背信弃义?!还不自缚出降,请罪于阙下?!”

    阁罗凤眼看这一队唐军像是要来招降他,十分意外。

    他与唐朝廷分明都很清楚,他叛了就是叛了,向鲜于仲通请降,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今日唐军如何也开始装模作样了?

    阁罗凤眼眸闪动,命人做了回应,大诉苦水,说他被张虔陀如何如何欺凌。末了,他还用上了郑回替他写的降书里的句子。

    “嗟我忠心,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

    “阁罗凤!休在此假惺惺扮忠臣,若真是受奸邪所害,到长安说清楚!”

    阁罗凤自不可能去,却没有当场拒绝,而是表示害怕又被奸邪所害,问唐军使节可否进城先说清楚。

    他笃定对方是不敢的,但没想到他们当即答应了下来。

    “大王。”牟苴道:“唐军这是想派内应入城,或是城中已有他们的内应,这是前来接洽的。”

    “这是欺我是蛮夷,不会计谋啊。”阁罗凤道:“将计就计,放他们进来。”

    城头上遂放下吊篮,把两个唐军信使放入了城中。

    阁罗凤表现得还是心向大唐,彬彬有礼地将他们迎入王城,赐下美酒。

    然而,那些粗鲁的大酋们就不那么客气了,逼着两个唐使喝酒,让人摁着他们,硬生生掰开他们的嘴没完没了地把酒灌进去,直灌得他们酩酊大醉,开始搜他们的身。

    “大王,找到了。”

    一颗腊丸从头发里被抠了出来,一捏碎,里面果然有两封信。

    阁罗凤接过一看,脸色微微一凝,却是看向了郑回。

    郑回留意到了他的目光,有些讶然,但还是克制住没有说话。

    “先生看看吧。”

    “是。”

    郑回上前,接过信,待看到了母亲的亲笔,滞愣了许久。

    之后,他从恍惚中意识到自己还在众目睽睽之下,遂收起了情绪,看向另一封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话。

    “令堂无恙,愿与郑兄效安戎城旧事。”

    郑回心一颤,慌张向阁罗凤行礼,道:“王上,这不是……”

    “这是离间之计罢了。”

    阁罗凤不等他说完,已上前执住他的手,道:“我不会中计,郑先生忘了吗?唐军要屠完太和城,才能消圣人心头之怒,我又岂能被这等小伎俩骗了。”

    “是。”郑回匆匆应道:“我亦是……绝不受骗。”

    他想了想,把母亲的来信撕了,撕成碎片。

    阁罗凤拍了拍郑回的手,留在南诏国,郑回就会是开国功臣,也许还会是宰相,希望他不会因小失大吧。

    ~~

    夕阳又到了苍山边,一点点从那积着雪的山顶落下去。

    太和城的城墙下,唐军攻城半日,毫无收获,只能不甘地退下去。

    之后,最后一点余晖也散尽。

    静默的苍山之上,忽然响起了动静。飞鸟被惊起,山林里的野兽敏捷地逃窜开来。

    一个胡子拉碴的人站起身来,拿着望筒看向前方佛顶峰的顶峰。

    月光下,可看到佛顶峰上有一座城的轮廓,名为金刚城,与太和城是相连的。

    只要进入金刚城,就能进入太和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