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缓兵之计

    第393章 缓兵之计 (第2/3页)

笑,觉得妻子十分可爱,便想要一亲芳泽。

    正此时,府中有人禀报道:“世子,有官员领着差役来,要拿府中的人。”

    安庆宗闻言大为意外,以安禄山的权势地位,他还从未遇到过这般情形,乍闻之下,自是十分不悦且排斥,当即亲自出去查看。

    见到杨光翙,他眉头一拧,道:“好啊,原来是右相要排除异己,欺到我家来了!”

    贾季邻连忙上前,从袖子里掏出几份口供递过去。

    “安大郎误会了,今日下官前来,实因贵府中的三名部曲抢占民女、逞凶杀人,证据确凿,大郎请过目……”

    安庆宗当即为难起来,他地位虽高,但在长安其实算是质子,平素并未参与到什么朝政与权术之事上。

    杨光翙倒有些意外,没想到安禄山那般狡黠之辈的儿子这么软弱可欺,遂一挥手,大喝道:“把人带走,谁敢阻拦,一并拿下!”

    他巴不得安庆宗阻拦,如此更能证明安氏父子貌似恭谨,实则跋扈……

    “住手!”

    忽然听得这一声喊,杨光翙正中下怀,接着他才意识到那声音是从后面响起的,转头一看,竟见到来的是薛白。

    他知薛白一向与安禄山不对付,还当是来了支援,然而,薛白大步上前,却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反而道:“犯事的是安府的部曲,是私产,交给安大郎处置便是。”

    安庆宗闻言舒了一口气。

    以他的为人,得知有部曲犯下恶事,本心里并不愿保庇,只是怕把人交出去会显得东平郡王府太可欺。

    薛白这一提议对他而言就很周到,既处置了作恶的部曲,还保住了郡王府的颜面。

    “什么?”

    杨光翙此来并非为了伸张正义,而是要找到对付安禄山的把柄。闻言不由大急,还以为是薛白不知事态,当即想到一旁悄悄说话。

    薛白却只是转头淡淡扫了他一眼,道:“我已经说服右相了。”

    这话听在旁人眼里,又是另一种观感。换作旁人往往会说“这也是右相的命令”,薛白这句话的主语却是他自己,把杨国忠置于次位,哪怕连安庆宗也能感受到他的强势。

    贾季邻闻言,当即道:“如此,我等听右相吩咐。”

    说罢,他向安庆宗执礼道:“还请安大郎处置了恶仆之后,遣人告知下官一声。”

    “贾县令放心。”

    杨光翙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当然,他今日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做什么,拿人也是贾季邻说要拿的,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总之是白跑一趟,倒像是成了薛白卖一个人情给安庆宗的工具。

    ……

    “今日多谢薛郎了。”

    待一应繁杂琐事处置过后,安庆宗连忙请薛白到厅堂落座,道:“薛郎这份义气,我一定铭记于心。”

    “大郎不必如此,你我本就是好友。你娶了荣义郡主之后,我便更觉得你亲近了。”

    安庆宗有些不理解薛白后一句话是何意。

    薛白于是问了一句,当是提醒,道:“大郎近来可见到殿下了?”

    安庆宗反应了一下,才知问的是他的丈人、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李琮。如此,他便明白薛白为何说彼此更亲近了,因为双方之间有了可以合作的理由,共同支持李琮。

    连他也知道,李琮能够登上太子之位,全然是薛白在其中出力。

    他遂应道:“还未见到,你也知道,丈人他深居简出,不像忠王那般好出风头。”

    薛白点点头,道:“说到忠王,我听闻过一些轶事。据说,李林甫也是不服忠王。曾暗令过你阿爷,以武力阻止忠王登基,可有此事?”

    “没有。”

    安庆宗当即摇头,因知若承认了便是大罪一桩。

    薛白神情轻松,提醒道:“大郎,此事众人皆知,瞒着有何益?今日无旁人,你我开诚布公地谈一场,如何?”

    “薛郎但说无妨。”安庆宗话不多,唯恐失言。

    “这些年朝中屡有你阿爷要造反的传闻,他打算在忠王继位时举兵……这绝不是你我想看到的。”薛白随手指了指堂中的几样摆设,感慨道:“长安多繁华啊,大郎与郡主神仙眷侣,何必卷入兵祸呢?”

    安庆宗很小的时候在草原上过的是饥寒交迫、被人嘲笑的日子,后来到长安为质,见到了这繁华帝都,早已沉沦在其中,情愿老死在这里,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有朝一日殿下登基,你阿爷反了,一边是阿爷,一是丈人,你如何自处?”薛白语重心长,完全是为安庆宗好的语气。

    “想必,阿爷不会的吧?”

    “会不会的,需我们劝他。”薛白道,“若让我猜,他身边劝他起兵造反的人只怕不会少。河北之地,积弊甚多,对朝廷多有怨气,此事是真的,可暴力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劝他?”安庆宗终于问道。

    “先传达诚意吧。”薛白道:“我不能代表殿下的态度,却可以代为转达。殿下希望让你阿爷知道,只要他愿意支持陛下、殿下,一直当大唐的忠臣,社稷不会辜负他。”

    今日刚刚接洽,更实际的内容都没说,但安庆宗能够感受到薛白对安禄山的态度转变,也是一部分朝臣的态度转变,这让他感到一切在变好。

    待薛白走后,安庆宗迫不及待便展开书信,写了封家书,以轻松的口吻表示“阿爷的小舅舅愿意接纳阿爷了”。

    ~~

    京兆府狱。

    吉温睁开眼,于昏暗的环境中,看到的是熟悉的刑房。

    他过去曾在这里拷问了非常多的人,若是那些人有冤魂,可以把这里填得满满的。偏到了如今,他却在此长期受审。

    狱卒们走路时,腰间挂着的钥匙咣咣作响的声音他非常熟悉,抬起头往外看去,不一会儿,竟见到来的是杨国忠。

    “唾壶?”

    吉温眼中绽出惊喜之色,咂吧着嘴,努力啐出一口痰来,便要往唾壶吐去。

    “给我咽回去!”

    杨国忠一看就知这鸡舌瘟想要做什么,勃然大怒,抬起手喝道:“你敢吐,我把你的舌头拔下来!”

    吉温心寒了,还是老老实实把口水咽下,嘴里“咕噜”了一声。

    这就是宰相的威风,杨国忠如今已不是唾壶了,但不知他以宰相之尊,为何还到这牢里来?

    “我想不通。”杨国忠道,“你对安禄山很忠心?审了这么久,你都不肯攀咬他?”

    吉温笑了,牵动脸上的伤疤,疼得他直咧嘴。

    “嘶……我不傻,就你想栽赃给安府君那些大罪,我若是认了,不仅是我死,我全族都要遭殃。我以前就是办这等事的,如何能不懂?”

    杨国忠心里暗骂杨光翙真是个废物,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

    他面上却不示弱,笑问道:“你就捱得住刑?”

    “杨钊,你的人不行,刑讯的功夫太差了。”吉温其实受刑时屁滚尿流,此时却显得很硬气,“刑具到了他们手里,就像挠痒痒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