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莲

    第394章 莲 (第3/3页)

海泛着。

    “一夜雨狂云哄,浓兴不知宵永。露滴牡丹心,骨节酥熔难动。情重情重,都向华胥一梦。”

    李季兰不由翻身,抱住了身旁的被褥。

    光滑细腻的小腿在软柔的绸缎上摩挲了一会,她感到李腾空不在,有些疑惑地睁开眼。

    四下看了看,她推开门,只见月华满地,却依旧不见李腾空。

    她遂揉了揉眼,往后方的那处院落走去……

    ~~

    长安。

    兴庆宫中又是一夜笙歌,直到天亮时那悠扬的丝竹声才散去。

    高力士忙着服侍圣人去歇下,好不容易才得以结束繁忙的差事,稍稍歇息。

    他已经老了,总是在夜里对着烛火,眼睛酸得厉害,坐在那根本不愿睁眼,随时都想沉睡过去。

    “就在宫中歇吧,不出宫了。”

    高力士在宫中也有号舍,伺候圣人之后留下歇息已成了他的常态。

    然而,偏是这般困倦的情况下,他却不能安心入眠,闭目养神了一会,还是睁开眼,道:“去百孙院一趟。”

    以圣人对皇子皇孙的警惕,宫中宦官其实是不方便去百孙院的,但高力士宁愿冒些风险,也想见李倓一面,想必以圣人对他的信任,当不至于多心。

    李倓自从表态支持李琮为太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朝中不乏有人骂他不孝,暗地里说他是个见利忘义的软骨头云云,但另一方面,此举也是支持了圣人的决议,这让他得到了不少实际上的好处,俨然成了诸皇孙之中地位最高者。

    今日高力士能亲自前来,李倓惊喜不已,连忙引着他到堂中说话。

    负责监督李倓的家令候在一边想听二人谈话,被高力士瞪了一眼,讪讪退下。

    确保周围没有旁人之后,高力士方才斟酌着开口道:“一直想见建宁王一面,思来想去,还是来了。”

    李倓听出了他话语里的忧虑,道:“阿翁有话尽管问。”

    “我问你,你之所以支持圣人易储,可是薛白劝你?”

    “不敢瞒阿翁,是。”

    高力士对此不出所料,又问道:“易储之事,圣意已决,无可阻止,倒不如顺势而为,稳住局势。你求的是往后,认为庆王膝下几个孩子远远不如你……你是这般想的吗?”

    “是。”

    高力士叹息一声,几乎已能确定薛白是什么样的心思,无非是利用李倓来把储位巩固在李琮一系,等到李倓以为李琮那四个儿子都不能与之争锋时,亲自跳出来。

    对此,他是深感忧虑的。他更希望大唐社稷的传承能以更平稳的方式,而非每一次更迭都伴随着血与火。

    李倓听了高力士的叹息,以为他是在不满自己的野心,遂解释了几句。

    “阿翁,我不是想要争皇位,而是薛白说的有道理。安禄山不满我阿爷,拥兵自重,蠢蠢欲动。我与其为了阿爷失去储位去争,不如先与大伯合作,解决了大唐的内忧外患,再论皇位的人选。”

    对这个说法,高力士勉强算是认同。今日来这一趟,亲眼见了李倓,他心里对这个皇孙的评价又高一层。

    他遂打算再找薛白长谈一番,告诫薛白不可欺骗了建宁王。倘若这两个年轻人真能携手并进,于大唐该是颇有好处。

    当然,他这样的人物是不会轻易表态的,简单两句话确定了自己想了解的,他起身便走。

    李倓连忙相送,两人绕过长廊,那边有个小宦官匆匆跑来,不等看清高力士,便迫不及待向李倓禀报了一句。

    “三郎,奴婢好不容易打探出来了,薛白果真不在长安,带着李林甫之女出城去了。”

    李倓暗中打探薛白,却这般恰好被高力士撞见,甚感尴尬。

    高力士摆摆手,道:“建宁王往后有甚趣闻,也告知老奴吧。”

    “是,阿翁。”

    等到高力士离开百孙院,便也招过一名心腹去打探薛白出城之事。

    次日,那心腹收买了安庆宗的一名马夫,把薛白、安庆宗的所做所为打探了个大概。

    高力士却对正事不感兴趣,问道:“薛白带着李林甫之女。”

    “是。”

    “盯着,待他们回来,看看他们之间如何了?”

    虽疑惑堂堂高将军为何对这点小事感兴趣,那心腹手下还是郑重应了。

    接着,高力士又想到了一事,问道:“玉真观还有一个季兰子,也出城了吗?”

    “也出城了。”

    “查她与薛白的关系。”

    “追出城也要查?小人不知他们去了何处……”

    “查。”

    高力士显得有些执着,哪怕薛白已经躲出长安了,有些不太确认之事他还是要查个水落石出。

    实在是显得十分多管闲事。

    然而,这桩闲事实在是太过隐秘,又发生在远离长安之处,根本难以查实。

    其后数日,薛白虽回了长安,却没有把李腾空、李季兰带回来。

    不等高力士把这桩闲事打探清楚,朝中已出了一桩大事……冯神威从范阳回来了。

    来不及等面见圣人,冯神威到了长安第一件事就是求见高力士,且请求屏退左右,私下禀报。

    “出了何事?”

    高力士知道自己这个干儿子的性格,不该是没分寸的人。

    哪怕有再多话想说,出使公干之后刚回来,也该先见圣人,而不是先见他,以免让圣人觉得他是打探了朝中局势、或得了他的吩咐才决定如何启禀圣人。

    唯有遇到了极重要的大事,冯神威自己做不了主,才会这般失态。

    他问了一句之后,冯神威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往屏风后又看了一眼,确认没有旁人偷听。

    “阿爷,孩儿被人威胁,回京若敢告状,将我碎尸万段。”

    “这里是长安!”高力士怒叱道,“谁能在长安对你动手?!”

    冯神威一路马不停蹄地仓皇逃窜回来,一直心有余悸,被这般叱骂了一顿之后才稳住了心神。

    他遂以神秘的口吻,向高力士讲述了一件老生常谈的事。

    “安禄山反了。”

    高力士听了,脸色平静如常。因这话他都不知听了有多少遍了。

    冯神威大急,再次道:“阿爷,安禄山反了啊!他差点要杀了孩儿。”

    “他若真反了,此时你已经死了。别咋咋呼呼的,说具体发生了什么。”

    “安禄山包庇孙孝哲,拥兵自重。他手下的将领一个个桀骜不逊,一直怂恿他杀了我起兵……”

    “边镇的胡人,粗鲁了一些,亦是情有可原。”

    “阿爷,你一直知道他有异心的。”

    “你说服我没用。”高力士道,“你就打算这般说服圣人?”

    冯神威愣了愣,意识到自己没有太多证据,想了想,道:“阿爷可知我在范阳遇到谁了?当年那位待诏翰林,李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