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心急

    第409章 心急 (第3/3页)

的视野之中。

    “节帅!”

    “节帅!”

    ……

    山崖上,兀儿习惯性地想要两支箭连发,手一摸背后的箭篓,却是摸了个空。

    他朝唐军大旗的方向又看了一眼,不见了王忠嗣,遂干脆利落地离开,从另一面翻下山崖。

    另一边,李归仁一直在观察着,亲眼望见了王忠嗣中箭倒下的情形,大喜过望。

    “王忠嗣已死!”

    范阳军中这些人盼望王忠嗣去死,已经盼望了很多很多年了。

    天宝三载,因雄武城一事,双方结怨。天宝六载,安禄山联络李林甫开始陷害王忠嗣……至今,他们并不是没有成效,王忠嗣的死讯至少传了三次到范阳。

    然而,这个本该早就死掉的人却还活着,像是有上天庇佑一般。

    失去了圣眷,失去了兵权,受伤,生病,被幽禁,奄奄一息,可王忠嗣就是还顽强地活着,顽强到让他们疲倦、丧失了信心。

    终于,今日王忠嗣终于死了。李归仁真的喜不自禁,他相信他的同袍们也一样高兴。

    “王忠嗣已死!”

    还记得去岁,安禄山讨伐契丹就是这么败的,世事轮回,今天轮到王忠嗣了……

    “啊!”

    河东节度使的大旗下,忽然有人重新在马背上坐了起来,满脸是血,但显然就是王忠嗣。

    一支箭矢插在他的脸颊上,从他的左脸刺入、右脸穿出。

    他却还没死,当着众人的面,用刀削掉了箭羽,直接将脸上的箭拔了出来,高扬在手中。

    “杀!”

    那声音变得很奇怪,空洞、含糊,仿佛让人能听到血泡在嘴里破掉了,可它却带着生命的力量。

    “杀!”

    连薛白也被王忠嗣所激励,一瞬间忘掉了他与这世间所有人不同的自我认知,策马随王忠嗣冲了下去,手中的长槊撞在一面盾牌上。

    持盾的是一个曳落河军中的壮士,论力气显然要比薛白大得多。

    可这壮士对上薛白凌厉的眼神,竟是退了一步。

    曳落河原本就不整齐紧凑的队列当即更散了一些,唐军士卒瞬间便攻破了他们的阵线。

    “噗噗噗噗……”

    战场相逢,捉对厮杀,胜者生,怯者死。

    曳落河有壮士,天兵军却在主将的激励下有了壮胆。

    “杀!”

    王忠嗣每喊一声,血都从他脸颊上的两个大洞中涌出来,显得甚是骇人,但正是这种凶恶的形象,杀破了曳落河的胆。

    他一夹马腹,亲自杀向李归仁的旗帜所在,挥刀下劈,将一名守着旗帜的壮士劈成了两瓣。

    一杆旗帜倒了下去。

    精挑细选的八千曳落河壮士,未举兵就已傲视天下,可他们的旗帜却是在第一仗就倒了下去。

    在王忠嗣眼里,若没有严格军纪,就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而这些所谓的壮士,吃穿用度都过于好了,中看不中用。

    ~~

    “圣谕,立即押叛贼王忠嗣回京!”

    石岭关内,尽是这样的高喊,太原官兵们一边喊着,一边冲上城楼。

    杨光翙反复确定过,石岭关已经完全由他控制了,只剩管崇嗣还守着北面的城墙。

    他连忙指使官吏们到原本关押着他的屋子里,当众把他藏好的告密信取出来。

    “都看到了?!”

    杨光翙扬眉吐气,朗声道:“本官心怀忠贞、忍辱负重,这就是明证。”

    “府尹果然是国之栋梁,忠肝义胆,光照千古!”

    “汉之苏武持节十年,不辱君命。府尹之忠义等同于苏武,而智慧更过之。”

    杨光翙得了奉承,心中得意,意气风发。

    他终于又回到了太原尹的心态来考虑问题,听得北面的动静,让人打探了回来一报,得知那边竟是在打仗,不由吓了一跳。

    如此,当务之急,必然就是要稳住安禄山。

    偏是管崇嗣守在北面城墙,不让他遣使去主持局势。

    待官兵攻上城墙,包围了管崇嗣,他便躲在盾牌后过去,喊道:“呔,那恶将,我等奉圣谕至,还不速速就擒,向圣人请罪!”

    管崇嗣正带着最后的心腹站在城头上看着北面,扬起手中的陌刀,头也不回地喝道:“谁敢上来!节帅浴血奋战,你们呢?”

    杨光翙双手一拱,朝天一揖,道:“我沐浴皇恩,奉旨而为。”

    管崇嗣吸了吸鼻子,道:“我看,你是沐浴了一身的屎吧。”

    “粗鄙。”杨光翙当即大喝,“拿下!”

    “……”

    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却是盖了过来,盖住了他的吆五喝六。

    他不由转过头看去,见到那杆“河东节度使”的假旗帜招摇着,领着出城的天兵军以横扫天下的气势往前杀去。

    ~~

    王难得还在艰难地冲击安禄山的本阵,却被安守忠、安庆绪的兵马阻住。

    这是很危险的战术,因为他的云中军此时就是处于曳落河的营地中,西南边是被他们偷袭的曳落河军,北边则是安禄山的本阵,很容易受到夹击。

    一旦王忠嗣那边战败,云中军势必也会被全歼。

    也就是当年随王忠嗣作战的旧部,才敢如此冒险。

    “将军,看!”

    忽听得李晟喊了一声,王难得勒马看了一眼,只见曳落河的大旗已经倒了下去。

    “不愧是节帅。”

    王难得喝道:“传我命令,整理阵列!”

    云中军当即令旗摇摆,停止了攻势,任由曳落河的败军从他们侧边撤退。

    安守忠、安庆绪麾下兵马也迅速拉开距离,以防被败军冲散。

    双方互相放箭。

    终于,王难得看到了属于王忠嗣的那杆大旗,一时间不由心潮澎湃,他并不管上面写的是四镇节度使还是什么,他只认王忠嗣。

    多年未曾一起杀敌,他们却很有默契地指挥着兵马,合兵一处,向着曳落河部掩杀上去。

    “节帅!”

    “节帅!”

    王难得在呼喊、李晟在呼喊,陇右来的将领们纷纷呼喊,而云中军当中也有许多人跟着大喊,因为他们也曾是王忠嗣的旧部,曾随他扬威漠北,这就是威望。

    而与这些呼喊声相应和的,是一声尖锐而悠长的鸣金声。

    安禄山不等王忠嗣杀到面前,竟已下令撤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