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火星洞幺

    第1章 火星洞幺 (第2/3页)

】的地位。

    采用氦三作为能源,就不会出现核废料残留排海,对地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种完美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度稀少,却广泛存在于月球之上。

    2030年,人类开始着手组建月球能源基地。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了方原出生的二十一世纪中叶,氦三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月球基地的支柱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氦三的储量,是人类开发月球的原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开发力度。

    方原的爸爸方心阳,是材料和地外能源运输领域的顶级科学家。

    他提出了很多从月球把提炼好的氦三能源运到地球的超前理念,并且是唯一一个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解体事故发生的那一天,方心阳戴冰艳夫妇,和另外20位院士,搭乘两周一班的地月常态化航班,去月球022号氦三能源基地视察。

    科技发展到2050年,所有飞离地球的常态化星舰航班,都装备了自动逃逸设备。

    星舰解体的那一刻,逃逸设备以独立高强度保护罩的方式,把每一个乘客都弹射出去。

    方心阳院士是这种高强度防护罩材料的发明者。

    无数次的安全实验证明,在弹射设备正常开启的情况下,21世纪初的那些高空解体的灾难,都不再会有人员的伤亡。

    偏偏,在发明者搭乘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这场至今都没有找到原因的事故,带走了22位地球上最顶级的科学家。

    能源领域的、深空探测领域的、地外大气再造领域的……

    因为损失过于惨重,这个原本稀松平常的日子,被载入了人类外星探测的史册。

    2月22日,也因此被定为太空灾难哀悼日。

    高强度防护罩没能护住这些科学家的生命,却还是安全地带着他们的遗体,回到了地球表面的指定地点。

    救援人员第一个找到的,是装有戴冰艳院士遗体的防护罩。

    防护罩里面,怀孕六个半月的方妈妈已然没有了生机。

    但她的肚子【外面】,挂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婴儿。

    那是一个何等惨烈的画面?

    一个没有生机的孕妇,一个裂开的肚子。

    一个极度虚弱的婴儿,艰难地维系着似有若无的呼吸。

    就这样,方原奇迹般地在2050年的医学背景下,活了下来。

    他的幸存,成了人们缅怀这些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的唯一途径,人送外号【奇迹宝宝】。

    方原并不愿意因为父母双亡被过多关注。

    打从有记忆的第二年开始,他就尽量隐形,努力不让自己成为每年2月22日,都要被拉出来怜悯一遍的对象。

    但这场太空灾难带给他的影响,却一直如影随形。

    方原出生的那一年,植入性基因辅助脑组开始在全人类普及。

    每一个在出生前,做过基因全序列检测的,都会拥有专属的基因辅助脑组。

    这不仅仅是一台微型的机器,也是一个治疗仪。

    从根源上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人类的诸多遗传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瘫、唐氏综合征、血友病……

    至少有十个国家,给2050年1月1号以后出生的小孩,提供了免费的植入性基因辅助脑组。

    普及程度,和二十一世纪初,婴儿一出生就被接种了乙肝疫苗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