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双龙出海,雷动九天!(万字大章)

    298.双龙出海,雷动九天!(万字大章) (第1/3页)

    “如此,有劳二位道长。”楚修远言道。

    雷俊又同上官宁说道:“弟子本计划前往海上寻找和联系大师姐,但当下局面有变,大局为重,只好先前往明州。

    不过家师和掌门师姐对大师姐失去音讯一事都颇为重视,想请五师伯代为寻找。”

    上官宁颔首:“好,陆上这边,就交给重云师侄你们了。”

    许元贞对如今的天师府而言,重要性毋庸置疑。

    她突然失踪失联,天师府上下自是要关注。

    何况对于如今东海局势而言,许元贞的去留和下落,同样是重中之重。

    楚修远对此安排也无异议,只希望天师府方向有消息后,亦知会朝廷一声。

    天师府三人应下,辞别楚修远后离开。

    楚修远目送雷俊三人背影,沉吟不语。

    雷俊雷重云,不止修道天赋非凡,其人冷静不失果决,确实是栋梁之才。

    看得出来,天师府上下都对其寄予厚望。

    不论是雷俊还是元墨白、上官宁他们,自不会主动请当代天师唐晓棠退位。

    但如果唐晓棠因为或自愿或意外的原因退下天师之位,那接任者多半便是刚才那个高大的年轻人。

    其人有礼但话少,可是体气威望已经渐渐养成。

    身为长辈的上官宁对其意见亦颇为尊重。

    那不仅仅只是因为双方境界实力上的差距。

    楚修远看得出,其中更包含多方面的认可与信重。

    如果再考虑上官宁出身唐廷帝室,与宗室有千丝万缕关联,那此中意味,便更加深长。

    事实上,楚修远本人,也非常看好雷俊。

    苏州楚族同龙虎山天师府之间关系虽不似往昔那般亲近,但当前大面上不会是公开的敌人。

    只是,楚修远比从前,更重视如今的龙虎山。

    至于同雷俊一起前来余杭,现在又一起离开的楚昆,楚修远见了他反而心情平和。

    别人也就罢了。

    对楚昆这样在一方道门圣地显现过人天资的楚族子弟,苏州方面一直都有关注,时至今日二十余年下来,一日都不曾疏忽。

    虽然因为楚昆身在天师府且深居简出,令楚族能掌握的信息也不完整,但他们从来都不曾忘记这样一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代表。

    不过,楚族上下并没有打算做些什么。

    这是楚修远本人的严格指示。

    关注,但不干涉。

    如果楚昆主动向苏州家族方面谋求援助,那便支持。

    如果楚昆少与楚族接触,便随他去。

    从楚昆直系亲族搬离苏州祖地,另往他地开枝散叶时起,楚修远、楚喆、楚朋等楚族高层,基本便都明白他的态度。

    同时,不做干扰阻挠。

    “楚重光……”

    老者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元墨白倒是有心思的人,不过,谁家重光重任寄托在那孩子身上,眼下言之尚早。”

    …………………

    “五师伯勿忧,大师姐有音讯来,她无大碍,只是因旁的事离开天理。”

    天师府三人离开余杭后,雷俊悄然说道。

    上官宁闻言微微点头:“这就好。”

    雷俊:“不过,她当前行踪不定,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回返大唐,如今东海这边行事,仍需慎重。”

    上官宁:“嗯,我省得。”

    雷俊、楚昆师兄弟二人,辞别师伯上官宁后,一起前往明州海滨。

    雷俊沿着海岸线而行,不疾不徐靠近大青湾一带。

    抵达之后,暂时只见海浪波动,不见天理修士的踪影。

    雷俊不急不躁,只简单同楚昆言道:“虽有相关消息,但看来尚无天理中人大规模靠近明州,我在明州左右巡视,师弟你不妨先去访亲,并安排他们再往内陆去一去。”

    虽说看起来有些先私后公,但楚昆心知以他们师兄弟当前修为实力差距,真要是有强敌压境,还要看师兄雷俊的,他这趟出来主要是安置亲族并跟随雷俊长长见识,给雷俊打打下手。

    见眼下暂时风平浪静,他便不做推辞,谢过雷俊后离开,预计快去快回。

    雷俊留在海边,认真检视天地灵气涌动脉络,体会自然变化,总结其中规律。

    少顷,他眼眸深处有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光辉。

    同时,雷俊把手一扬。

    于是有多个光点飞出,落向四方,海陆皆照顾到。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张雷俊亲手制成的天视地听符。

    做完这一切后,雷俊对外界的感知,更进一步增强。

    海湾内外诸多景象尽收眼底,如在眼前。

    雷俊微微点头,负手而行,又在大青湾周围其他海岸上走了走。

    时间不断推移。

    莫说大青湾一带,整个明州范围内,都没有天理修士活动。

    倒是余杭那边,先有了动静。

    雷俊最新得到的消息,有大量天理修士,从虚空门户中冲出,反攻大唐皇朝东部沿海。

    其中不乏修为高强者。

    余杭外,爆发大战。

    尤其在钱江口一带,战况尤其激烈。

    不过好在大唐皇朝方面,还能稳住阵脚。

    青州、苏州两大名门世家之主,叶炎同楚修远,联起手来,成功将来犯之敌,阻拦于钱江口。

    那里现在是九重天平天下境界大儒之间的战场。

    余者轻易不敢靠近,否则难免被波及。

    而余下大唐修士,在其他上三天高手带领下,同旁的大明将士展开激战。

    “提及余杭钱江府的那道中中签里,说风高浪急,惊心动魄,如今看来已经应验,只是不知那道四品机缘具体是什么样。”

    雷俊在明州接到余杭那边的消息,暂时没有动作。

    虽然好奇那道四品机缘,但雷俊并没有改弦更张再临时赶去的念头。

    他留在大青湾一带,静静等待。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这边始终没有动静。

    连楚昆都来消息说,他已经回来路上,正重新赶回同雷俊汇合。

    访亲之后,劝动亲族暂避,余下事楚昆便不再操心,当下直接返回大青湾,同待在那里的师兄雷俊汇合。

    他倒是不用担心自己错过好戏。

    因为正在这几天,明州方面有了动静。

    天理修士,当真在大青湾一带现身。

    他们没有直接登陆上岸,反而停留于海湾中,开始谋划一些什么。

    雷俊没有第一时间现身,饶有兴趣观察对方。

    来人部分做文士衣着打扮,另一部分则像是身着官服,只是不同于大唐朝廷朝服。

    眼前景象,倒是同早先有关天理的种种传闻对应。

    在那里,儒家修行者不论基础规模还是高手数量,都占压倒性的优势。

    其他道统的修行者虽有,但不论数量还是境界,都不成气候。

    出现在大青湾海域的那群天理修士,动作远远望上去,似在观测大青湾一带的天地灵气脉动。

    要准备大型的祭礼么……雷俊边看边观察。

    看样子,只是来打前站踩点观察的人,而非真正主事者。

    所以,中上签的三品机缘,是应在这群天理修士身上,应在人的身上?

    雷俊心中渐渐有数。

    他此前已经将大青湾海域暗中犁过几遍,并无发现。

    照此看来,机缘确实不在自然,而是源于人为。

    大海中,已经不再发光,反而近似隐遁于无形的一张天视地听符,悄然靠近那些天理修士。

    海上风浪虽大,但雷俊仍能听清对方交谈。

    “此间灵气脉络不同于天理内,但仍有迹可循,速报与王部堂。”其中为首的中年官员命令道。

    他身旁有人连忙应诺,然后凌空展开纸张,并开始书写文字。

    雷俊如今对儒家的见字如面已经颇为熟悉,能看出对方的手法脱胎于见字如面,但已有不同。

    让雷俊形容的话,更规整,效率更高,但也更死板。

    他没有阻断对方发讯,反而暗中细细揣摩研究。

    之后,陆续又有其他天理修士赶来。

    不过其中看样子没有所谓王部堂,来者分散开来,仍在检查这一带天地灵气流动。

    “此前估不到,居然还另有人间,但这里的历史,似乎与史书上所载不同。”有人轻声道。

    旁边一人接口道:“不错,不过这里实在不成体统,武夫乱国,佛道淫祀泛滥,读书人更是有辱斯文,曲解圣人经义。”

    “天理灵气近年仍盛,但渐有衰弱之相,如今与此人间相接,实乃天意赐福,合该我大明天命所归。”

    为首的中年官员命令道:“先聚引此方人间气脉与天理相合,使之顺天应人。”

    一行人等纷纷应诺。

    对方所言,令雷俊为之侧目。

    其一是惊讶于对方口气之大,叫他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接收大师姐许元贞的传讯时,是不是缺少了些字句,以至于产生些误解?

    其二则是因为,天理灵气有转衰之象?

    九天十地得天独厚。

    便是相对凶恶的十地,虽然可能凶灾遍地,但整体来说仍然是气蕴丰厚之所在。

    而从适宜人族修士修炼的角度来说,九天甚至更优。

    天理或者归藏,正是九天之一。

    那么,是九天十地其实皆有如此隐患,对应如今人间天地灵气潮涌此起彼伏,还是说只有天理如此?

    雷俊没有立刻现身,先观察这些天理修士的动作。

    其中有部分人,终于登陆上岸,开始进入内陆范围。

    楚昆正赶来同雷俊汇合,结果在路上,正巧遭遇几名天理文士。

    虽然楚昆身着深红色的授箓道士道袍,而非雷俊、许元贞那样的紫袍,但天师府修士制式相似的打扮,还是让那几名天理文士见后,面色一变。

    “贼牛鼻子!”那些天理文士不多搭话,直接便展开攻击。

    不同于传统的儒家经学修士大都佩剑,这些来自天理的文士,则大多持笔。

    随着他们凌空书写,便有大量墨字浮现于半空。

    这些字句皆形态饱满端丽,于半空中整整齐齐,对仗工整。

    然后,构成完整字句的墨字,便一起飞过半空,铺天盖地般朝楚昆落下。

    来,师弟,说,感谢大师姐……雷俊全然不感到意外。

    他感受这些文字中蕴含的道理意境,与早先天书宇宙里,镇星土曜提供的那些字句,如出一辙。

    儒家理学一脉修行法统么……

    雷俊偶然会思及自己穿越前在蓝星时也曾听过一些理学相关传闻,有不少传说,也有不少辟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