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壮丁

    第26章 壮丁 (第3/3页)

还可以带4.2吨载荷,也就说比起系统要求还能多出600公斤。

    也就是还有3.2吨的货舱可支配重量,用途当然是布设卫星,这才是航天飞机最初设计的用途,算是回归老本行。

    H1航天飞机的货舱尺寸很宽大,可以容纳大型卫星或者几颗小卫星,但从赚钱的角度当然是大的好,按照行规可是越大越重收的越多。

    林炬心想,等11月的新远一号丙任务成功,有了名气应该就有这样的大客户找上门了。

    大型卫星主要是间谍卫星和电视转播卫星,前者当然不能委托商业公司发射,但后者想必没什么问题。

    这次与南机院的合作再次带来了经费和人员支持,差不多能支撑一年了吧?

    应该……吧?

    “老板,K120的升级项目必须进行,否则将来重型火箭没有发动机用的啊!”

    一得知公司资金又充裕起来,郭申和另一位系统工程师就找上门了。

    目的,当然是任何科研机构的家传手艺:要经费。

    经费充足的时候要哭穷,经费一般的时候死命要,缺少经费那就去领导家里赖着不走,这都是华国科研机构负责人的惯例。

    林炬计算经费时只考虑了推进的主任务和几个能赚钱的项目,远期投资不是不想,是真的花钱啊!

    系统研究所的推进方式是在现实中批经费,然后就会有神奇的力量保证每一分钱都有效益,但这花的钱也不少。

    系统工程师们都是非常自信,在手里资源强大的情况下会自发规划各种项目。

    比如基于K120开发新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超大直径箭体和燃料贮箱、共底贮箱、滑翔自航式火箭回收……

    单单是项目名称就列了好几页,偏偏每一样都能给你找出能说服的答案,让你感觉到必要性。

    这就是内行忽悠外行的容易处了,他说话你都觉得很有道理,天然就对专业人士抱有信任。

    林炬同样也是如此,仅仅是几分钟后,他就相信不开发新发动机就是毁灭未来,于是名字一签:资金-1000万,科研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