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星舰

    第119章 星舰 (第3/3页)

利用遥三任务的一切数据对自己的回收系统进行改进。

    总线改了,购买了RX01板卡,并行处理能力翻倍提升。

    姿态库增加了很多数据,毕竟有一次成功经验,努力往这上面靠就对了。

    虽然新远的回收控制系统进行了加密,但外围部分还是不可避免的被解析,套在了自家的系统里。

    为了最大化成功率,八院极具创造性的制造了一套模拟软件来模拟进行火箭回收测试,而且为了真实性采集了相当多数据,然后拿到超算里跑,新一代的回收系统内部代号“云开”,在超算里已经模拟了上千次,实在是挑不出毛病了。

    下午14点,长征六号遥四火箭进行了自研回收系统的第四次测试。

    在一众研究员紧张的担忧中,火箭顺利拖着橘黄的尾焰升空。

    顺带一提,拼了命搞YF130的六院居然有余力再小改了一下YF100K,增大压力将推力提高到了130吨。

    数分钟后,长征六号遥四火箭以一定倾角向着陆场降低高度,这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为了留足调整余地。

    随着火箭慢慢逼近地面,何倘的脸上不断涌出豆大的汗珠,几乎忘记了呼吸。

    100米,80米……15米,支撑腿在一秒内展开,发动机持续降低推力,当支撑腿的尖角快要触底时立刻关机,以免回流对底部的管路产生烧蚀。

    一级火箭在地面上重重弹了一下,然后立住了。

    一众研究员强行按耐住跑进热浪滚滚的着陆场的冲动,激动地将何倘抛了起来,现场不断响起了掌声。

    ……

    “今日下午15点许,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运载火箭回收试验,火箭类型是长征六号复用型,由航天局第八研究院负责研制。

    研制过程中团队遭遇了许多困难,也经历过失败,但在团队总师、八院副院长何倘的带领下,创新研究手段、加强人员斗志,通过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大大减少了数据收集成本,使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回收技术……”

    晚上,林炬看着CCAV新闻里的播报内容,不服气地撇撇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