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狂想

    第173章 狂想 (第1/3页)

    对于国内其他民营航天,航天局由于已经有了新远这个大块头,并没有投入太多关注。

    一个新远就够了,再来几个的话国内都受不了折腾了。

    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支持的态度,航发委的存在已经逐渐表明,将民间资本吸纳进来并不一定全是坏处。

    于是航发委指了条明路,再进行从无到有的研究就显得有些重复建设了,不如有些东西你们去买呢?

    新远公司也积极响应,几乎将全线发动机产品、回收控制系统、甚至卫星平台摆上了货架。

    你可以只生产火箭箭体,发动机新远提供从12吨级到最大500吨级所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液氧液氢、液氧甲烷、液氧煤油应有尽有,只要你买就卖。

    回收控制系统也可以买,5米以下箭体买了以后可以免费定制优化。

    航天局也没闲着,虽然现在他们在全力以赴登月,但是挤一点产能给民营企业还是挺轻松的,发动机基本就是YF100,八院的“云开”回收系统目前支持3.35米级也给卖。

    发动机能买、控制系统能买,那一枚火箭的大部分问题就都解决了。

    这些企业自然是欢呼雀跃,他们又不是航天局外购不丢人,再说阿美很多航天公司还购买露西亚的发动机呢。

    不过他们除了想求购发动机,还主动找上门推销自己的方案看能不能拉点大佬投资什么的。

    虽然新远的火箭谱系也不匮乏,但中小型火箭还是比较单调,承接的比较少。

    市场还是有的,新远还没到能独霸全国的底部,而且这两年航天市场也开始繁荣,卫星需求在增多,不缺订单。

    但新远的开放态度还是令他们惊喜,最大居然有500吨级的单燃烧室液氧液氢发动机,喷管直径才2.7米,虽然没生产,但大家不怀疑新远的能力。

    林炬看了几家公司的PPT,怎么说呢,还不错,但是欠缺一点新意,而且方向不清晰。

    一窝蜂地挤到火箭领域并不是最好,其实想阿美一样多个公司,分别的不同领域有独家技术才能走的长远。

    林炬想了想,提出了一个问题:

    “火箭稍后再说,我说一件事,新远的月球计划包括环月空间站和月表建筑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