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分数线

    第178章 分数线 (第1/3页)

    好在B+级的功底不是盖的,郭申很快就思考出了一个又快又稳定的方案:

    “将四台H240稍微分开一些,中间塞一台H80发动机,正常情况下被四个大型喷口遮蔽无法启动,回收时四台H240向外张到最开,然后中间的80吨级氢氧发动机H80启动,进行回收程序。”

    在随身携带的安装了X32035的平板上画了几下,一个可行的方案就展示在了林炬面前,后者满意地点头:

    “这个二级改型要多久才能完成?”

    “下下个月就能用上了,改动不大,现在我们制造了六个二级,发射两个前进号的轴向舱段用掉两枚来不及改装,后面的都可以了。”

    “这是什么?”

    两人旁边冒出一个声音,然后探过来大佬花白的头发。

    大佬在旁边本来紧张兮兮地盯着新远三号一级的回收程序,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重型火箭回收充满期待。

    和之前的几次回收不一样,新远三号里外三圈的发动机都在不断间歇性点火,看上去毫无规律,但偏偏使火箭的姿态异常稳定。

    这其中大部分功劳要归结于自重,19台底部的发动机使火箭重心太向下,一般的风根本吹不动。

    看上去是一个新远二号一级PLUS的新远三号一级火箭回收过程同样丝滑,也是轻轻挂在了回收塔架上。

    77米高的火箭挂在百多米的回收塔架上一点意外都没有,比将勺子挂在墙钉上还要稳定。

    这样的技术力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普通群众只觉得非常震撼,而航天从业者则是不敢相信这是人类能办到的事。

    这么复杂的火箭,这么复杂的回收程序,怎么可能一次成功!

    这他娘的不科学啊啊啊啊!

    大佬倒是已经麻木并习以为常,他只是对林炬和郭申平淡的表情所惊讶,想来看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对全球第一都这么不上心。

    “回收二级?那你们成本至少能收回80%了吧?”

    林炬摇摇头:“没那么多,75%吧,液氢太贵了,存储和运输都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