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还有一个办法

    第222章 还有一个办法 (第2/3页)

秒才迎来首飞,所以YF77的经验不能用丰富来形容。

    而且由于液氢分子小和温度极低的特性,使得液氧液氢发动机的管路材料及加工要求非常高,恰好又在某些方面是航天局的弱项。

    刘明路沉默了很久,然后让剩下三台发动机再进行1500秒超长试车。

    在连续进行了两次后,2号发动机的推力在1020秒时开始变得不稳定,它的氧泵出现了故障,使得燃料供应不够连续,在推力大幅度波动几次后,淡蓝色的尾焰也突然消失,2号发动机熄火。

    4台发动机2台故障,显然已经能说明YF77的设计是存在问题的而非是偶然。

    而之前从未做过如此的超长试车试验,最担心的问题也未被发现,现在终于显露出来了。

    14日下午,云洪军和刘明路联合编写的长达4000多页的事故调查报告放在了佘院士的面前。

    佘院士看都不看那几坨跟转头一样的纸,随意地推到了一边,捏着手看向面前明显没有休息好的两人。

    “坐,都坐,又没犯法站着干什么。”

    他亲自起身让两人坐下,然后去泡了两杯茶,把椅子搬到沙发对面坐下。

    “长征十号的基础构型是我做的,用什么发动机也是早就定好的,怪不到你们头上;

    10个月,长征十号这么赶出来没把发射台炸坏就算成功了,而且全国人民也没怪你们的意思,已经做得很好了。”

    民间确实没什么剧烈反应,对于航天局对外通报的发动机故障也没觉得很严重。

    因为在99%的人眼中,火箭既然都飞出自己的视野都没炸,那基本就算成了,剩下的都是小问题。

    但云洪军显然不这么想:“不,都是我的责任,要是有航天员坐上面运气好还能回来,运气不好……”

    “发动机是我们……”

    “好了,我不是来让你们担责任,也不是让伱们写检讨的。”

    佘院士指了指身后的那厚厚一摞报告:

    “这些东西只会在档案室里,没人会去看。我只想问你们,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在2017年4月份,能不能带着新一代载人飞船完成遥二任务飞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