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气象局预警

    第312章 气象局预警 (第2/3页)

众企业画了张大饼。

    “给我展示你们的实力,战神阿瑞斯计划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你们需要给我推动它的动力。”

    克莱尔沉默了一会儿,好半天终于下定决心。

    以半个世纪后的先进技术,应该不再需要那么小心谨慎吧?也许航天上的一些循规蹈矩可以暂时忽略。

    冒险,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

    班加罗尔。

    纳季拉泽掐着表打开电脑,通过经纬网络卫星天线观看长征十号遥二火箭发射直播。

    过去的两个月,纳季拉泽和一些露西亚专家开始接管加甘扬计划的研制工作,彻底地把印度航天梳理了一遍,然后开始针对性地推进各个子系统研究。

    加甘扬飞船太落后了,落后到只能说可以用、完全没有任何值得夸赞反而到处是槽点的地步,对比之下东方号飞船都显得稳妥一些。

    由于缺乏航天技术积累,加甘扬飞船的设计到处充满了“俺寻思着能行”的思路,有的甚至和航天道路背道而驰。

    好在为了尽快提升加甘扬飞船进度,ISRO总算做出了整个加甘扬计划最正确的决定:项目一切管理都由露西亚专家接管。

    因为ISRO当冤大头出了一大笔钱,加上都是落后技术,纳季拉泽按照指示给技术毫无保留,某些当年受限于时代的落后设计也照搬,因为这反而是在给ISRO的工作人员减少脑细胞消耗量。

    改进后的加甘扬飞船还是死重大、可用空间小、舒适性也欠佳,但纳季拉泽充分考虑到了印度制造的诸多不确定性,在安全设计上重重加码,每一处都充满了对三哥的不信任。

    相比之下再看看CASA……纳季拉泽都在怀疑三哥之所以还有攀比心完全是不了解CASA的技术高度。

    虽然航天局对自己的YF130一直很低调:因为在他们看来双燃烧室不可复用已经是在开历史倒车,不得已而为之,除了推力外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但是这改变不了YF130的地位:世界第一大双燃烧室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真要比还排在RD170前面,也就和K380相比显得落后了些。

    在K380面前那确实落后不少,但是刨除这个怪物,YF130以及单燃烧室360吨推力的YF135已经是领先全世界的高性能发动机了。

    要知道,联盟才是煤油机的行家里手啊!

    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中,长征十号已经被低温的白雾完全遮盖住,进入了发射前的最后程序。

    发射场的外滩上,是数十万心系登月的观众。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观众占比很多来自湾岛和岛国,他们挤在人群中并不显得违和,不去上前交谈几乎无法分辨。

    很多岛国人都学会了用中文数倒计时,为火箭发射欢呼的时候自豪感甚至比大陆的民众还要强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