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冶金

    第395章 冶金 (第1/3页)

    【在事件“太空竞赛”中,基地所制造的核动力飞行器抢先完成了一次对月球的有人环绕探索任务,任务期限:11天。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进步,人类实现了首次乘坐核动力宇航装置从所在行星前往自己的卫星,并且速度和质量上都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京城,早早遁去厕所的林炬没等多久,系统的声音就出现在脑海中。

    看起来评价颇高?奖励当然也肯定不菲。

    【发放奖励如下:38%浓度77年式标准铀棒*1500;10MW等离子气体镜面聚焦激光束冶炼卫星;1500千伏高温超导电磁加速轨道。

    等离子气体镜面聚焦激光束冶炼卫星:

    这是一种地外无大气层天体矿石开采使用的热源,2024年由荷兰科学家克里斯·李提出的概念,最初目的是将激光在等离子高频振荡镜面内多次反射,将当时最强力激光器瞬间功率从5拍瓦(10^15瓦,即10亿兆瓦)提升至10^22瓦,为微观粒子(电子)研究提供工具。

    此项目于2034年启动,2042年正式结束,皇家物理学会宣布因为缺乏对等离子气体的有效控制,镜面精度远未能达到要求。

    但研究成果被核科学院收购,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最终将其转化为太空激光冶炼装置的基础,激光源功率10MW的冶炼卫星,部署在拉格朗日点时,冶炼效率可与150MW电炉相当。

    可持续聚焦超过48小时,最高加热温度超过12000度以上,且具备易部署、易转移等特点,运行质量约170吨;

    1500千伏高温超导电磁加速轨道:2048年投入使用的月表弹射入轨装置,超导温度不高于零下183度(90K),加速轨道5公里时,可将15吨物质抛射至月球轨道或4.5吨物质抛射进入近地轨道。】

    【注意:建议根据需求合理调整设备质量与成本】

    “……”

    没有想象中的核聚变,但对于林炬来说,这三个……两个奖励简直是雪中送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