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极致美学

    第561章 极致美学 (第1/3页)

    12月4日,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在西发射区的发射台上,一枚奇异的火箭已经竖起,遥指向草原上的天空。

    比去年看起来更老了些的米克林没有待在莫斯科的指挥中心,而是在发射台的不远处目视着即将发射的火箭。

    在他的旁边还有很多设计局的成员,甚至局长鲍里索夫也来了,后者正放下望远镜,看向老神自在的米克林:

    “叶甫根尼,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枚可回收火箭吗?”

    “至少是部分可回收。”

    米克林的语气中听不出太多情绪,让人觉得可能是对其不太满意。

    但鲍里索夫不这样想,安加拉S2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更是世界上第一枚滑翔回收可回收火箭。

    安加拉S2的源于华阴条约会议召开之前,当时RKA已经收到了航天局的通气,真正确定他们将马不停蹄地开展月球计划。

    当时为“飓风”火箭准备的“天顶”助推器已经进行了四次单独的发射-着陆试验并取得了三次成功,于是鲍里索夫要求以此为基础尽快制造出可用的可回收火箭。

    米克林最后选择使用安加拉A1火箭为芯级,搭配两枚天顶助推器的方式制造了全新的安加拉S2火箭。

    安加拉系列是一个火箭家族,基础型号采用3.6米直径箭体以及一台RD191发动机,后续的扩展就是并联不同数目的芯级当作助推器,和德尔塔IV一样属于CBC构型。

    光杆的安加拉A1设计就能承受助推器的强大推力,所以被选为了新可回收火箭的芯级。

    在捆绑上两枚天顶助推器后,安加拉S2的起飞质量超过1100吨,起飞推力由芯级的RD191和助推器的RD171MV一共提供1690吨推力,是不折不扣的重型火箭。

    虽然“天顶”助推器无法越过大气层,但其却能在自重470吨的情况下提供720吨推力,即使滑翔套件死重也不小,也依然能让整枚火箭的运载系数达到2.7%,回收时的近地轨道运力达到了30吨,GTO轨道发射能力9.5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