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天文台

    第595章 天文台 (第2/3页)

几個科学设施。”

    “??”

    ……

    B级基地。

    “妙啊,真的太妙了。”

    路群翻阅着张学友的那篇量子纠缠通信论文,忍不住地拍手叫好。

    看完后他望着旁边的吴云峰和叶长思,充满震撼地感慨道:

    “了不起,化不可能为可能,这种巧妙的方式属实让我开了眼界。”

    “哈哈,路教授,所以我们很需要你的帮助啊。”

    叶长思保持着微笑,面前这位路群教授是国内少有主研究引力波的资深学者。

    去年年初的时候引力波才被证实呢,前两个月诺贝尔奖组织才为这个发现颁奖,与其他领域相比,引力波研究确实困难。

    一是才刚刚被证实,二是人类压根没有能力制造或者干涉引力波,仅仅只能停留在观测层面,等待宇宙中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信号,真正的科学研究意义有限。

    而宇宙观测又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有可能穷极一生都等不到一次可被探测的引力波信号,前途用黑暗形容都算是褒奖。

    路群在去年提出了“天琴”计划,与阿美LIGO引力波天文台不同,“天琴”计划是向同步轨道以上高轨发射大型卫星,在超远距离上形成激光阵列。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当有引力波经过时空间会被扭曲,高精度的激光反射阵列就会不断放大光线被偏转的程度,实现间接观测。

    激光阵列规模越大,或者距离越长,灵敏度也就越高,越能够探测到微弱的引力波信号。

    天琴计划的卫星之间距离可以达到6万公里以上,自然就能将灵敏度提到一个惊人的水平。

    如果还能在这个距离上完成反射通路构建,更是能够提高几个数量级。

    但当时天琴计划在论证阶段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因为这对于激光光源以及控制系统的要求太高,高到一个近乎变态以至于不可能达到的地步。

    毕竟地球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卫星也不可能运行在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