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天子九鼎

    第四百零七章:天子九鼎 (第2/3页)

  “不好说,如果是春秋时期以前的青铜器,一看便知,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想要分清礼器和日用器,那得仔细研究过后,才能有结果。”

    ……

    董文辉此行带来的这些国博专家,要么是青铜器方面的顶尖专家,要么就是文物修复方面的顶尖专家,全部都是在这两个领域里面,有着极深钻研的人。

    现如今,一件全新的国宝级文物就这样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直接变身成为了工作狂,注意力完全被眼前这尊青铜鼎所吸引。

    唐远在后面听着他们的议论和探讨,他不禁稍显有些疑惑,恰巧周华海就在他的身边,于是他低声询问道:“周老,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为什么春秋时期以前的青铜器,礼器和日用器一看便知,春秋时期的礼器和日用器却要仔细研究呢?”

    面对唐远的疑问,周华海笑呵呵地回应道:“唐董,根据考古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铜器冶炼的文明,其历史可以上溯到6700年前年左右,自夏代开始中国全面进入了青铜时代,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至鼎盛,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巅峰,最后消亡于秦汉时期。”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厚重的器形和有序的纹样象征着不可逾越的社会等级,在这个时期,青铜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了,使其绝大多数的青铜器,都掌握在贵族手中,那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平民根本没有资格触碰。”

    “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所有人都必须恪守法度,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亦是如此。这就使得我们在考古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时,很容易就分辨出礼器和日用器,因为那个时期的礼器都是极尽华贵精美的,日用器则大多比较普通,主打实用为主。”

    相比于沉默寡言的郑道全来说,周华海算是比较健谈的,面对唐远的疑问,他先是给唐远解释了下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地位,随后又给唐远解释了下青铜器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待到了春秋时期,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青铜器作为曾经周天子天下共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