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郁阳

    第4章.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郁阳 (第3/3页)



    那老鸭粉丝汤,则是口味平和,鲜香爽滑,跟鸭油酥烧饼就着吃,简直是绝配。

    “这老鸭粉丝汤里有鸭血、鸭肝、鸭肠,加入粉丝中制作。郁阳城的鸭肴、鸭馔最有名,多有售卖醉仙鸭、老鸭粉丝汤、鸭油酥烧饼此类鸭膳者,但无一能与我家相比。”石通笑眯眯地介绍着。

    “郁阳人如此爱吃鸭,那岂不是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郁阳城?”陈望刚咽下一口鸭肠,放下筷子,笑道。

    王宏和石通一愣之后,紧接着就是同时大笑。

    “哈哈哈。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郁阳城……先生也是个妙人啊。说话着实有趣。”

    “县尊大人,我有预感,先生这句话必然会广为传颂,会让咱们郁阳醉仙鸭更有名,我们醉仙楼说不得也会因此名扬天下啊。”

    石通眼睛一亮,生意人想得更远一些。

    “不错。如果有人问起这句话的来由,必然会有人提起今日之事。你我之名,也能随之传颂。先生这是帮我扬名了啊。”以王宏的修养,也忍不住心中兴奋,溢于言表。

    王宏出身门阀,乃世家子。

    他不缺钱,最缺的就是美名。对于他来说,扬名是有实打实的好处的。

    召国朝廷选官,实行举孝廉制。

    孝廉,即孝子廉吏。有孝名,和有才华、有美名的人,如果是白身,得到郡国推举,可以入仕为官;如果是已入仕之人,则会得到拔擢。

    这个时代,有才学的人很喜欢隐居,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目的,就是为了“养望”。

    王宏也曾经隐居养望。他是大隐隐于市。那段时间,家里门客四处宣扬他淡泊名利的高洁美名,为此开销着实不小。

    门阀世家培养子嗣,比教子嗣读书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宣扬出美名来。

    为此,除了隐居之外,还有一个常见的做法,就是编故事打造人设。

    在召国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说的是当今太尉孙瑄年轻时的事情。

    孙瑄弱冠时,母亲病重,大夫说,只有吃人肉才能治愈。

    于是,孙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亲手喂给母亲吃,不久,母亲的病就痊愈了。

    天子听说了这件事情,派人到孙家验证之后,立牌坊,赐匾额,大大地加以表彰。

    在孙家的推动下,这件事情还被录入地方志,更录入《孝敬》之中,供世人学习,孙瑄凭借此事成为世人表,被征辟入仕,从此之后,仕途通达,现在已经位列三公。

    孙瑄出身的河内孙家,是召国门阀之一。

    陈望当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感觉不可思议。在得知孙瑄出身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怕是编的吧。

    这种先扬名,再入仕的手段,被各门阀士族用的非常丝滑。

    王宏是王家嫡系子弟,现在刚到任郁阳令。

    郁阳是郁州治所,万人以上大县,在这里做县令,秩千石,是很有前途的。

    即便如此,想要再往上晋升,到郡丞,乃至太守,难度也是极大的。

    只因天下太守之位有数,世家子也是需要做出一些政绩,或者有天下传扬的名气,才可以的。

    陈望这随口一句话,就送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故事。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郁阳。

    以阀阅之家为子弟打造人设的经验,借着这句很容易被人广为传颂的俗语,只需要再加上王县令“持身励志,一于廉公。教化百姓,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寇賊不兴”这一类的颂扬,编出一个故事来,足以让王宏美名扬天下。

    王宏十分开心。酒饭六七分之后,又虚心求问道:“先生昨日曾言道,转世投胎之事太过虚无缥缈。听先生言下之意,似乎是不信这世上有投胎转世之事?”

    陈望手里端着一杯米酒,微微一怔。

    按说,他的灵魂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应当是相信此说才对。

    偏偏师父又说过,她曾游遍世间山河,遍访名刹大教,也不曾亲眼看到有投胎转世之说,若不能长生,死后精魂或会消散天地间,不留痕迹。

    师父说到这番话的时候,神情有些萧索。

    陈望发现,他有些想师父了。

    神情,不由也有些萧索。

    仰头,尽饮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