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论人类思想及宗教的演变
第66章 论人类思想及宗教的演变 (第2/3页)
象时,他们肯定要思想和宗教变革,以保持神权的平稳延续。
在距今4300年左右,因为严峻小冰河期导致中国北方气候恶化,农牧业严重减产和绝收,曾经定居在陕北黄河西岸地区华夏族为了避难,他们越过秦岭南迁到四川地区。华夏族首领轩辕,推翻古蜀国后,封为黄帝后,他彻底废除了萨满教帝制神权阶级,从此神权及萨满教从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的思想及文化内含里消失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只保留对大自然和祖宗亡灵的敬畏之心,只保留祭祀天地、祭祖等简单和实用宗教形式。
同时,中国从夏朝开始,逐步淘汰母系氏族社会的弊端,给予更多男性自由民身份,提高男性的社会地位,让男性具有组建家庭和拥有财产的权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等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首次提出系统的父系宗族社会的思想及制度框架,首次提出用仁义及非暴力方式治理社会及国家思想和制度体系,提倡人人平等等重视人权的民本思想,反对神权,反对鬼神操控人世间万事万物的宗教思想,鼓舞和重视人类的作为和作用,推广“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积极思想观念。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圣人让中国的人文思想获得空前而巨大的发展和升华,中国圣人们的伟大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从此的这些伟大思想如黑夜中灯塔,照亮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走向文明进步的道路。
从汉朝开始,中国将孔子等圣人思想作为国家的思想基础,作为国家的法律精神和立法依据,因此,中国社会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个完全彻底走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国家,是唯一个将仁义、民本、礼仪教化、反对神权等作为国家治理手段和立法标准的国家,是唯一个采用父姓,确立父系氏族宗法制度的国家。从此,汉朝思想文化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思想核心和基础,中国人高度文化认同首次战胜民族血缘认同,中国人从汉朝开始自称汉人,以汉人为荣。
汉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已经将近2000年了,但是汉朝确立基本思想、法律制度,以及汉朝的仁义、博爱、包容、礼仪和教化,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思想和灵魂里,汉朝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东亚和全世界。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中东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及整个欧洲地区称为西方世界,这些地区的文明称为西方文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为东方世界,以东方世界有关的文明为东方文明。
从夏朝开始,汉朝之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世界走上一条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由于西方世界从古至今没有对神权和母系特权进行彻底改革,因此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神权阶层,至今宗教合一、教宗干政仍然在很多西方国家盛行,在这些国家里,宗教规定及活动成为人民行为规范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方社会没有中国的父系宗族制度,西方保留着很多母系氏族社会规矩和风俗,他们只敬神而且只能是一个神,他们不能祭祖更不能敬宗教规定之外的神,西方人没有宗族观念,也不关心今生,他们认为人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死后进入天堂做准备,这是大多数西方人的人生梦想和追求。因此,西方人很难理解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然东方人要真正理解西方人也不容易。
在冰河期东南亚大陆文明基础上,东方文明直接发展起来一个多元化的文明体系,东方文明经历华夏族的思想、宗教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后,东方文明的核心思想体系即中华文明开始形成。中华民族经历夏商周等史前王朝,周朝末期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动荡,秦朝及汉朝的社会治理及民族融合之后,中华文明开始成为深刻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甚至全世界的伟大文明。汉朝之后,中华文明开始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和主体,成为深刻影响全世界的文明灯塔,西方人从汉朝之后开始靠拢东方,主动正确东方的帮助,主动接受东方文明的影响。
由于人类的大迁徙,迁徙人类将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的早期人类文明带到世界各地,因此,导致苏美尔、古埃及、亚述、波斯、希腊、罗马、欧洲各地等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末次冰河期中后期,西方世界基本上无人区或者人口稀薄区,因此迁徙人类到达西方世界后,他们要的事情只是将人类早期思想及宗教传播和复制到当地,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对人类的早期思想和宗教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是西方文明早期发展比较缓慢的原因。
苏美尔文明衰落后,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三角洲及地中海东南岸兴起。虽然金字塔、方尖碑和神庙等伟大的巨石建筑物由非人类高智慧生物建造,但是由于它们地处埃及,这些伟大的人类史前遗迹增加了古埃及的神秘感,也人为地拔高了古埃及文明的高度。
由于尼罗河流域是远古时代西方世界水资源最丰富,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最发达地区,因此,古埃及立国后,马上成为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思想和宗教的中心。古埃及的思想及宗教全部来源于萨满教,为了建造巨大法老陵墓及制作木乃伊的神圣化及合法化,古埃及的祭司精英们发展萨满教的灵魂学理论,重新创造一套震撼人心的神系。
虽然苏美尔衰落后,有阿卡德、赫梯、亚述等帝国统治中东地区,但是,古埃及文明的璀璨辉煌仍吸引着中东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地区和中亚地区的人民,使各地区人才、物资和财富不断涌入埃及。
随后,希伯来人、希腊人、罗马人等陆续在西方文明舞台登场,留下各种各样震撼人心的伟大故事!
希伯来人是中东地区土著闪米特人的一个分支,在苏美尔时代希伯来人就与苏美尔上层社会交往频繁,由于通婚和生意往来,使得希伯来人获得苏美尔思想及宗教的真传和精髓。因此苏美尔人倒台后,希伯来人凭着在文化、思想和宗教等方面的优势,在古埃及经商、做官、当祭司等,他们在上流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根据希伯来人的历史记载,他们祖先曾经担任过埃及法老王的宰相。用于希伯来人不满埃及上层社会对他们盘剥,因此希伯来人举族离开埃及,在位于中东与埃及商贸大通道的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即以色列国,从此希伯来人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含和信仰的民族。
公元前1100年左右(即距今3100年左右),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后,他们逐步脱离萨满教及古埃及宗教的母体,创立自己一神教的宗教思想及教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700年之间,随着希伯来国家——以色列国解体和灭亡,以色列人分支犹太人将希伯来亚伯拉罕系人宗教——犹太教公之于众,并将犹太教作为犹太国的国教,而犹太教绝对排除其他思想及宗教,并且将犹太教的教义和精神作为犹太民族的法律或者立法的准则,从此犹太人只能信仰一个神,只能做一个神的子民。宗教成为了民族标记,成为凝集种族的强大力量,这对于一个失去家园和土地的民族而言非常重要,否则他们如何经商?如何说服和征服异族、客户和对手。
公元前600年左右,波斯帝国在中东崛起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著名学者和祭司的琐罗亚斯德,为了解决波斯帝国文化及宗教力量薄弱,遭受异族文化入侵等社会问题,他在改革雅利安传统的多神教的基础,吸收了犹太教、耆那教等思想及精神,创立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的宗教改革是革命而彻底的,他彻底推翻了萨满教和古埃及宗教的思想观念和教义。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善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而恶神安格拉·曼纽总是阻挠善神的作为,并诱导人类罪恶和犯罪。善神在创造万物的精神原型时,恶神杀死原牛,原牛死后的骨髓产生了植物,其“种”被提纯后产生世间的所有有益的生畜。同时,恶神还杀死原人伽玉玛特,原人死后其尸体化为金属,其“种”经提纯后保存,40年后生了人类最初的一对男女始祖,其状如大黄(多年草本植物)一样,紧密拥抱在一起,并繁衍了人类,但由于人类受恶神之引诱而经常堕落和犯罪。
该教的基本教义是:该教认为人的灵魂具有善恶两面,善与恶处于永恒的斗争之中,人对善恶的选择,由个人的意志决定。善恶都遵循因果律,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人死后之其灵魂,将受到善神的审判,审判标准是此人生前对崇拜善神马兹达的虔诚程度,以及个人在思想、言论、行动等三方面的善恶表现。善者将逐步进入天国,首进天堂之善思天,次进善语天,继进善行天,最后步入光明 天,即永恒之天堂。该教还相信灵魂转世,教义规定人死后其灵魂在其尸体上停留4天,以检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进入裁判之桥,有群狗守护,如其为善者,将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恶者,迎之者为女鬼,将其引上地狱之途,永受沉沦之苦。而善恶混杂的人,则进入第三境地,该地阴暗,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
该教义说明,人的来生只以人生前的宗教信仰,以及个人的思想、言论、行动有关,以尸体、骸骨、墓葬等物质形式无关。因此,该教提倡天葬、火葬、水葬,反对土葬等其他丧葬方式。
在个人修行方面,该教反对苦行和禁欲,提倡近亲婚姻,提倡多生多福,提倡发展农牧业生产及商业活动,营造大家庭、大社会,增强民族及国家的实力。提倡积德行善,培养善思、善言、善行,反对和远离恶思、恶言、恶行。按照教义规定礼拜,该教认为火、土、牛尿等圣物,具有树立灵魂的善德,清除灵魂罪恶的功效,因此信徒要按照教义规定进行拜火、土净、牛尿净等宗教祭祀。
琐罗亚斯德教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西方世界发展成摩门教,中亚地区它发展成拜火教,在中华文化圈内发展成袄教,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思想、文化和风俗。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区丧葬习俗,以及对牛、生殖等的崇拜,就是琐罗亚斯德教影响的结果。
但是,在西方世界做得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宗教是犹太教。
公元元年,耶稣诞生,为了普惠民众,拯救苍生,他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立基督教,随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随后该教成为欧洲各族的宗教及民族国家的国教。这种文化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公元前600年左右,位于尼泊尔的释迦国王子释迦牟尼,贞教、沙门教、耆那教等本土宗教的基础上创立佛教,最终佛教成为中华文化圈及东南亚等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教。佛教在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开始传入中国,到唐朝初期(公元626年至649年唐太宗当政时代)佛教在中国各地蔚然成风,佛教成为中国人的主要信仰和人文哲学。
到唐朝初期佛教在中国各地已经传播800多年,由于各个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典来源杂乱,原文遗失,注释混乱,因此玄奘高僧奉朝廷之命到天竺(即印度)求取真经。玄奘从西安从发,经河西走廊,过中亚诸国,过印度河,穿旁遮普拉合尔山口进入印度腹地,在青藏高原南麓平原上的南麓那烂陀寺修行。玄奘修行圆满,取得真经后回国匡正佛教。
了解世界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从西安从发,过秦岭,入四川,经云南和缅甸等也可以到达印度,而且这条南行之路,比西行之路短很多。当时玄奘为什么舍近求远,不走南行之路呢?这是因为唐朝时居住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东南亚等地区古泰族、古越族等古老民族已经分化割据一方的部落民族,并建立自己的国家,当时占据云南地区南诏国以唐朝长期对峙,南诏国经常与唐朝爆发边境战争,因此玄奘不能走这条路。
玄奘西行去印度虽然路途遥远,但是由于唐朝与西域和中亚有着天然的友好关系,使得玄奘西行更加安全和便利,李唐贵族出身突厥族,突厥族出身氐族,氐族出身古越族,西域和中亚从来都是氐族和突厥族势力范围,血缘和文化上关系,使玄奘在旅途中得到很多帮助,玄奘在西行路上能够用唐语与当地人直接交流,在路上玄奘看到很多长相跟自己一样的黄种人。
到了印度后,玄奘为什么能够很快适应那烂陀寺的学习和修行环境?因为那个年代,唐语和当地语言仍然能够沟通,而且当地与中国在文化习俗等方面非常相似,都属于古越文化圈。那烂陀地处西迁古泰族的势力范围,佛祖诞生地蓝毗尼(今尼泊尔国南部鲁潘德希县内)也处于古泰族的势力范围,古越族是古泰族的后裔,那烂陀人和蓝毗尼人也是古泰族的后裔,而唐人是古越族的后裔,因此唐人基本上能听懂那烂陀人和蓝毗尼人的语言和经文。在古越语中,那烂陀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