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长空之翼》2

    第541章.《长空之翼》2 (第1/3页)

    “1940年,7月24日,晴。”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轮到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电影放到这里的时候,一秒钟的战争场面都没有,没有连天的硝烟,没有一滴鲜血,只有那一架残破的飞机和老馆长那沉重的诉说。

    可就是这样,全场的观众在看到这两行字后,依然满心震撼,甚至一部分人已经跟着电影的剧情纠结起来。

    到底怎么样了?

    学生都战死了,老师上去了?

    这位李开阳教官又是什么样故事?

    普通观众们在疑惑,在好奇,可坐在前排的朱主任却是感同身受,他此刻的共情之处远比普通观众们要来的多。

    这两行字在普通观众眼里是一段历史或者只是一段电影剧情。可在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军眼里,这些就是曾经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一位位战友的英勇事迹。

    共和国一代代的空军人,即便是和平年代,依然在默默的流血牺牲。

    电影此刻并没有给出答案,孙羿依然在烘托悬念。

    于菲重重地放下杯子,少许咖啡都溅到了桌面上,她焦急翻看起来,可日记的复印件到此为止了,后面再也没有了任何东西。

    那这些内容的主人,那位李开阳先生,到底怎么样了呢?

    于菲不得而知,但让她稍稍安心的是,这位教官肯定是活过了这场战争的。

    可好不容易得来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于菲有些泄气的瘫下肩膀,双目无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桌面上手机“叮”的一声,把她拉回了现实。

    会是他的信息嘛?

    她连忙拿起手机。

    “小于儿,干嘛呢,姐妹儿带你出去吃大餐。”

    依然不是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也许真的应该放下了.

    “倩倩,报社还有任务,我先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回复完闺蜜的信息,于菲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小箱子。

    说不定,这里能有些一些额外的线索。

    这是一个比鞋盒大不了多少的藤木箱子,在那个年代很普通,边角上还有被老鼠嗑过的痕迹,于菲吐了一口气,有些虔诚的打开,就像开启了一段尘封许久的往事。

    里面东西不多,同样有一本厚厚的日记,还有一张合影照片,她拿起来一看,那是一张毕业照,标记着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典礼。

    于菲这段时间收集资料,也了解了很多那段时间的历史,尤其是中央航校。

    中央航校直至抗战结束,共孕育了一千七百名毕业生参战。这些学员的飞行操作都极为优秀,也曾得到过日军飞行员和记者的赞誉,只是因为飞机的性能落后,和补给不足,参战的死亡率极高,差不多每10个人里就有7位英勇殉国。

    他们当中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身份地位都非常显赫。但是为了民族大义,都踊跃参军,殉国时的平均年龄仅有23岁。

    照片中的年轻人一个个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可谁又能知道,他们到底经历过咋样壮烈而又短暂的人生呢!

    于菲恭敬地把照片放在一边,开始继续寻找。

    日记下面还有一个黑色的绒布袋,有点分量,里面装着一只有些发黑的银手镯,还有一只已经泛黄的老怀表。

    手镯氧化的非常严重,但依然能看出上面精美的花纹。

    她看了半天总觉得这银手镯似曾相识,小时候妈妈好像也给她个一个差不多的,不过她没放在身边。

    银镯子嘛,大概都这个样式。

    于菲没再多想,把手镯放在一边,拿起了老怀表,指针已经不动了,不知道它到底定格在了什么时候,翻盖上有着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孩。

    下一秒,于菲有些愕然,她突然发现,照片中的女孩跟自己有些像。

    除了发型和衣着,那眉眼,那浅浅地梨涡,好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这是谁?

    于菲翻找着箱子,再没有其他东西了,眼前只剩那本日记。

    答案,也许就在日记中。

    日记是纯黑色的,做工很精致,大概一本杂志那么大,不过要厚上许多,皮质的封面经过这么多年依然还有一丝光泽。

    于菲轻抿嘴唇,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情,掰开了日记的锁扣,只看了一眼,她就惊讶的掩住了嘴唇。

    “我叫黄国兴”

    首映现场传来阵阵惊呼,观众们这时候才意识到,这正是那位飞行员的日记。

    电影到此进行了16分钟,整个大幕和所有的悬念终于完全展开,对于一部剪了又剪,最终仍然保留了118分钟时长的电影来说,这个开幕的长度,还算是可以的。

    不过,孙羿也留意了一下现场观众们的反应。

    他想知道一下观众们的接受度到底如何。

    身边的刘艺菲完全投入到电影中去了,像个看动画片的小孩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屏幕,连他的目光都没有意识到。

    其他观众也是短暂地惊讶一下后,就再次投入到电影中去,现场迅速恢复了安静,也没见有人随意走动。

    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一部电影是否吸引观众,只要看现场观众的观影状态就知道了,只要能让观众们全情投入,那么必然是一部好电影。

    孙羿紧张的心稍稍安稳下来。

    由不得他不紧张啊,这是他自己创作的,可没有前世成功的例子作为参考,他也不敢保证观众就一定能接受。

    这个剧本他采用了经典的好莱坞三幕式结构,现在刚好完成开幕,说实话,这开幕中的内容有些多,有很多伏笔跟悬念,他就怕观众看着感觉乱,丧失看下去的兴致,不过,从目前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他处理的还是不错的。

    “整个开幕,16分钟就加入了这么多信息,真是艺高人胆大啊吗,难得可贵的是居然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孙羿的导演手法跟故事的表达能力更上了一层楼啊。”

    张利坐在台下,用极快的速度瞄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脸上是深深的欣赏。

    电影进行到现在,他手中的本子一次没翻开过,不是没有东西可记,相反有太多东西值得记录了,但他又确实舍不得浪费时间,生怕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