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自西向东,直入东北!

    第二百二十九章 自西向东,直入东北! (第1/3页)

    大概又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游方一行进入了XJ。

    途中帮公司清理了一次碧游村事件遗留下来的问题,倒也并未耽误什么。

    按着情报一路深入,在进入XJ的第三天,他们终于来到了金刚门的地界儿,将山门叩响。

    金刚门人自然也是夹道欢迎,将他们迎了进去,随之交流起来。

    所谓的“金刚门”,同样也是是佛门的一脉,古时从中原少林传入了西域,故也叫“西域少林”。

    至于其中风气,倒也和少林寺有些相像,全门上下尽都是武僧,修的也都是刚猛硬炁之功。

    说起来,这“金刚门”在金庸先生的里也曾出现,其来源大致相同,只不过创建者是从少林寺叛逃出去的火工头陀。

    而中的武功虽为杜撰,却也和现实有异曲同工,其中的大力金刚指、金刚般若掌、金刚降魔神通,其实也便是这“金刚门”的“金刚功”。

    再说这“金刚功”,和少林的“金钟罩”、那如虎师父的柴派横练差不多,都是顶级的横练功夫,专门锤打这一身筋骨皮肉,以求“金刚不坏”之境。

    不过其也有特点,那便是施展之时会将全身染成金色,仿佛塑造金身、好似铜皮铁骨,在罗天大醮至上,那与王也对战过的铁马骝使用的便是此功。

    而除了这“金刚功”外,金刚门人另外所精通的一门绝技便是“通臂拳”了,其原理是是凭借“两臂相通”的“通臂劲”,将炁劲延伸,达到远程攻敌的作用。

    这一门绝技,与吕家家传的“如意劲”有些相似,却远没有“如意劲”那么灵活,但在刚猛之处却犹有胜之,可谓是各有胜负。

    而说完了这“金刚功”和“通臂拳”,就不得不说这铁马骝父亲所自创的“通臂金刚”了,其本身便是融合了两大法门的特点,形成了一门更强的绝技。

    而其原理,则是在“通臂劲力”之中加入刚猛的“佛门金刚之力”,再将其打出,后通过控制可以任意掌控其攻击距离进行“爆破”,威力堪比炸弹。

    说起来,这“通臂金刚”也真乃是一门诡异之功,刚猛之余又暗藏阴险,若是使用得当,足以让人防不胜防。

    可以想到,若是罗天大醮时铁马骝没有对上王也,凭借此法加上“金刚功”的横练,理应能走到更远处,不至于到此止步。

    也正是对这“通臂金刚”有所好奇,游方才会来拜访这“金刚门”,否则以他之前所拜访过的佛门诸寺,其实是不用来的。

    而在一番交流后的切磋里,他也如愿体会到了“通臂金刚”的强横,并暗自将其劲力运转记在了脑海中,这是一门不错的功夫,理应掌握在手。

    这之后,汇集在金刚门中的所得,游方有所感悟,画下了一只“通臂猿猴”,倒也着实是应景的。

    民间本就有传言,说这“通臂猿猴”归入了佛门之中,加上这“通臂拳法”,能在这“金刚门”中得此一画算是相当合理。

    ……

    ……

    离开了“金刚门”,一行人也便离开了XJ,前往了青海。

    在青海之中,有一“青海派”是游方着重要拜访的,此派由来已久,也有着不少传说。

    青海派发源于西域,但是其武功除了有浓厚西域奇毒门派之特点外,还有中原道家阴阳五行之特性,只是由于是两家交融而发展,其创始人是谁已经无从考证。

    在北宋期间,其分为西域青海与中原青海,两派同属一脉,西域青海派后来因为成吉思汗效力而逐渐淡出江湖,后与中原青海派合一,一直延续至今。

    真要硬说起来,这青海派倒也可以算是半个道门,但由于其功法特殊,属于是道门之中相当奇葩的一个分支。

    门派之中,主修剑法与掌法,剑法合阴阳之理而成阵,最强的一点是能多人合力构建强大剑阵,而掌功则偏向于阴毒、可腐人蚀骨、掌心至毒,这在其他道门门派中是完全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