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转眼变天

    第496章 转眼变天 (第1/3页)

    一场被所有人认为棋逢对手,至少要胶着三到五年之久的战事,因为敌军将领的投诚,瞬间变了风向。

    郑寿山大开楚州之门,北雍军转守为攻,渡过通惠河,铁蹄犹如雪亮的长刀划破昏暗的夜色,将李宗训传说中固若金汤,铁桶一般的五十万大军的严密防守,撕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温行溯令敖七、石隐、渝忠分兵三路,沿通惠河而上,阻绝渡口、码头,夹击邺城军。

    三人久经沙场,行动异常迅猛,速度快如刀剑出鞘,短短半个月,便蚕食了邺城朝廷大片领地,宁城、郓城、寿安相继失守。

    郑寿山在归降西京以后,再无别的选择,也只能背水一战。

    为表功,他一面带着楚州兵马在战场上卖力,一面亲手书信给几位知交,细说与李宗训的恩怨情仇,为自己的背刺添油加醋……

    如此一来,几个以前与李宗训眉来眼去的地方军阀,当即关门闭户,与邺城划清界限。

    郑寿山再添一功。

    一个月内,温行溯传到西京的捷报,多达十五次,朝野为之震憾,包括阮溥在内,以前对温行溯多有怀疑的老臣,无不盛赞龙骥将军“旌旗蔽空遮日月、宝剑寒光耀边疆”……

    朝廷嘉奖一到,温行溯也为裴獗正了名。

    他身体力行的让世人看到,他可以成为北雍军统帅,不是因为裙带关系,就算他不是裴獗的大舅子,也当之无愧。

    北雍军势如破竹,越战越勇。

    邺城军节节败退,由于步兵居多,移动速度远不如北雍军,每次都是仓促应战,打得身心俱疲……

    但是——

    数十万人的大军,又有重重防御工事,就算其力不敌,也很难一击即溃。

    六月,李宗训任命亲信李深为丰州刺史,督丰州诸军事。

    同时,他派出长子李宰道,游走各地,招募百姓从军,并在民间广选贤能献策,军中提拔良将,以安军心。

    七月,温行溯兵抵丰州。

    敖七自请为前锋,率一万精锐骑兵,夜袭丰州秦皇关,烧毁粮草……

    当夜双方鏖战一个时辰,敖七轻兵简从,快进快出,杀得对方措手不及……

    比战损更惨重的是军心。

    打扫战场的人发现,敖七留下了大量的劝降传单,细数李宗训数十条大罪,并直言此时投诚,还可以得到宽待,一旦北雍军打到邺城,再无投诚的机会。

    三日后,丰州再起内讧——

    李深是个纸上谈兵的草包,为推卸责任,重重责罚了两个守卫秦皇关不力的将领。

    两位邺城军将领,心有不甘,带着心腹,趁夜逃出大营,投奔北雍军。

    这让本就元气大伤的邺城军,人心惶惶。

    李宗训在邺城得到消息,勃然大怒。

    他当日下令,让葛培率八万邺城军攻打允州,以便牵制北雍军,减轻丰州和邺城的压力。

    北雍军双线作战,不得不调整战略。

    温行溯在楚州布防,令石隐率五万紫电军,痛击葛培。他亲率北雍军主力,大举围攻丰州。

    九月,丰州陷落。

    在死守两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