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货物”到港

    第七十七章 “货物”到港 (第2/3页)

    阿扎木一脸惋惜的说道:“这可真是太让我为难了!先生。”

    说罢阿扎木话风一转:“不过看在您的面子上,这次‘赔本’买卖,我还是做了,以保证我们的友谊。”

    阿扎木嘴上说着“赔本”买卖,心里却乐开了花,这次去奥斯曼提货,实际上没有付出什么成本。

    奥斯曼对亚美尼亚人这种异教徒的态度可谓是人嫌狗厌,而亚美尼亚又和巴尔干半岛上那群一直闹独立的刁民不一样。

    本着欺软怕硬的宗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官僚在得知桑给巴尔商人收购亚美尼亚妇女后,直接同意了,甚至连亚美尼亚男性,他们都想打包送走。

    可惜东非殖民地当前最缺的还是女性,不然恩斯特还真有可能心动。

    奥斯曼帝国内的基层官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亚美尼亚人聚集的地方,展开了拆家行动,脑子好使的就用欺骗的手段忽悠亚美尼亚女人到欧洲务工,脑子不好使的,也懒的动脑子的直接上门抢人,男人要是反抗直接动用武力击毙。

    而桑给巴尔商人付给的报酬仅仅是两个阉割后的东非土著奴隶换取一个亚美尼亚妇女。

    现在,受到廉价奴隶市场的影响,奥斯曼帝国兴起了一股使用黑人来进行生产活动的风气。

    这些黑人廉价,好用,而且是一次性的,没有任何隐患,而且肤色黢黑,想要逃跑都不可能。

    奥斯曼帝国的地主,官僚,贵族用黑人来犁地,挖矿,修筑奇观,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

    甚至廉价的劳动力,大大缓解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机器,商品进口的依赖。

    现在不是生产效率的问题,而是黑人奴隶数量多寡的问题,奴隶越多,就可以创造出相对应的财富。

    甚至一些严重依赖人力的产业,在大量使用黑人后,奥斯曼帝国就对欧洲有了竞争优势,一些手工业产品反销售到欧洲地区。

    至于黑奴的损耗,自然也是相当的大,没日没夜的干活,吃的连猪食都不如,生病后基本就宣布死亡。

    但奥斯曼帝国完全不慌,现在有了东非殖民地的助力,那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恩斯特也不关心奥斯曼帝国境内黑人奴隶的状况,出了东非就别想回来了。

    而桑给巴尔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