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饮食

    第一百零三章 饮食 (第3/3页)

作为妇女,也能获得接近七两的粮食。两人加起来刚好二斤二两出头。

    加上不定期的肉类供应,和自己种的蔬菜,还有地里的野菜,瓜果。

    在这个时代,赵一占一家的生活条件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衣住行方面,东非殖民地差点,不然和欧洲没有区别。

    今天,赵一占家的早餐,是两块烤面包,一个鱼肉汤,加一份炒青菜。

    阿依古丽·牙合甫负责处理食材,而赵一占负责烧火。

    家里除了一套东方炉灶,还有一个砌的西亚样式的烤炉。

    以前东非殖民地的锅碗瓢盆大多是从远东和欧洲地区批量进口的。

    自从接收桑给巴尔苏丹国大陆部分后,上面的砖窑厂,手工作坊,也被东非殖民地一并接收,并扩建,为整个东非提供炉灶所需的砖石和陶罐,铁锅等工业制品。

    当然,除了赵一占这种家庭,自己做饭外,东非还建有大量食堂,毕竟东非还有一大堆单身汉,没有成家(成家后不能吃食堂。),他们的饮食问题就由大锅饭解决。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人婚姻大事的解决,和家庭移民的增加,现在吃堂食人的比例已经开始逐渐减少。

    过不了多久,村里的食堂很有可能就要倒闭了,受到上面的指示,未来家庭移民会优先分配到村庄。

    而男性单身移民,会先安排进去城市,东非殖民地目前正在建立一批传统手工业作坊,为东非殖民地开发提供简单的生活用品。

    而且城市可以更加方便管理,有了家庭的移民,自然比单身移民更容易统治,所以目前家庭移民优先分配到农庄。

    而单身移民,则先分配到管理更严格的城市,东非的城市不是那种欧洲常规的城市,市民享有充分自由。

    其实东非的城市就是稍大的镇子,或者说巨型农庄,只是在行政上,为了方便管理和称呼才说是城市。

    其产业还是农业为主,但这些城市的条件和交通都是具有优势的,即使东非殖民地政府干涉其发展,凭借自身条件,未来也会成为区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