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忙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忙 (第2/3页)

活到最后,也只能在最后,自己一个人老孤独死去。

    就比如非洲的野生动物,大都是群居为主,很少有单独活动的,动物对东非环境的适应能力可比人强多了。

    他们尚且需要抱团取暖,何况是人类,东非之所以不像西非那样人口密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少了。

    东非的土著部落,和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顶多算是五五开,而东非殖民地移民之所以不一样,那是热武器的降维打击。

    再厉害的野生动物,也是一枪撂倒,而土著就需要团结合作,至少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对付一条野兽,而像大象河马那样的大体积动物,更是需要全村配合才能捕获。

    ……

    圣诞节,那一天,能抽出时间搞庆祝,已经算是东非政府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了。

    每年的雨季,都是东非最忙碌的时候,东非开发薄弱,基础设施也差。

    而降水集中起来,对东非来说也是挑战,以前整个东非,一到雨季,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集起来,这样地势低的地方就容易被淹。

    这也是土著不接近河流居住的原因,他们一般只需要去河边打水即可,反正靠打猎为生。

    所以纪录片里,经常可以看见非洲人头顶水壶去非常远的河边打水,当然,部分水源地附近野兽较多,比较危险,也是非洲人不住在水源地附近的原因。

    而东非殖民地就不行了,农业是东非殖民地最重要的产业,而农业种植自然距离水源地越近越好,至于野兽,早就被东非政府肃清了,所以东非移民大多居住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

    为了汲取河水来灌溉田地,还要挖水渠,打造水车等引水设施。

    而东非一到雨季,部分河段就容易泛滥,所以,为了避免洪涝对民居住地和农田造成威胁。

    在雨季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就成了必要手段,这些大工程,要殖民地所有人一起行动才行。

    当然,主要还是预防,真的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并不大,只有极端的年份,雨水过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