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研究所

    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研究所 (第3/3页)

 “丹尼尔·张,我看这船上有许多德意志人,他们也是要到东非殖民地去么?”

    “是的,先生,这些都是要到东非去发展的移民,现在东非是许多德意志人的重要选择,整个东非德意志人已经有近两百百万人。”丹尼尔·张介绍道。

    “原来如此!可是两百万德意志人,东非殖民地不可能有这么多吧!”安东·佩鲁兹质疑道。

    要知道就算是德意志本土,德意志人口过百万的国家都没几个,一个名不经传的殖民地竟然德意志人数量达到百万之多,安东·佩鲁兹自然不相信了。

    “安东·佩鲁兹先生,是这样的,在东非是不承认其他民族存在的,所有生活在东非的居民都必须学习德意志文化,每一个发自内心皈依德意志文化的人,都被自动划分成为德意志人。”丹尼尔·张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你难道?”

    “是的,我是个德意志人,在黑兴根军事学院学习和毕业。”

    安东·佩鲁兹压根不知道黑兴根军事学院是哪个学校,但黑兴根他知道。

    看着眼前这个黄皮肤的德意志人,安东·佩鲁兹感觉一阵异样,不过安东·佩鲁兹并没有说什么。

    这不就是同化么!像安东·佩鲁兹这样的文化份子和其他德意志上层人士,才是鼓吹德意志民族主义的主力。

    对于安东·佩鲁兹而言,德意志的一切那就是最好的,虽然东非殖民地的政策有些不伦不类,让安东·佩鲁兹这个地地道道的德意志文化人心中有些不适应,但如果是以本民族文化,作为同化的核心,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就比如奥匈帝国,民族融合不是不行,问题是奥地利和匈牙利都想以自己的文化为核心去融合其他民族,那自然是做不到。

    而东非从来就是以德意志为核心,而且教育等方面都是德语,被同化者也比较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奥匈帝国的烦恼。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非移民群体里很少有安东·佩鲁兹这样的知识分子。

    你要是从远东请一批稍微有点文化的过来,他们嘴上不说,暗地里绝对偷偷搞串联,像东南亚那些有文化传承的家族势力就是如此。

    所以东非殖民地大量引入文盲,也是为了减少同化成本,那些接受过非德意志教育的人,其思想早就定型了,改都不一定能改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