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风车磨坊

    第一百五十五章 风车磨坊 (第3/3页)

车这么手艺才被东非殖民地聘请过来。

    但是和没有见过世面的华人和德意志土包子一比,优越感立刻就上来了。

    东非其实也建有自己的面粉厂,就在巴加莫约,不过那个工厂生产的面粉主要用来出口到欧洲地区,并不是为了解决东非移民磨粉需求的。

    所以东非殖民地每个村子和市镇,还是要自己解决小麦等口粮的加工。

    之前一直是依赖人力完成,甚至初期连石磨都不够用,后来吞并了桑给巴尔苏丹国的一些石料加工作坊,重新组织人员生产石磨才解决问题。

    至于畜力拉磨,东非也没有条件办到,毕竟普及畜力需要时间,畜力也要繁殖和生长,而东非有数的畜力,许多还要用来拉车,或者供军队使用。

    所以东非各地只能用土著当畜力使,用土著来拉磨。

    但是土著也是毕竟重要的劳动力,修桥铺路,挖沟修渠都用的到,加上东非有意控制土著规模,所以土著作为劳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富裕。

    现在东非殖民地大建风车,至少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土著,投入到其他工程里。

    而且风车建好后,可以用很长时间,只要即使更换零件,加以保养,用个十几年都不成问题。

    更先进的蒸汽机就别想了,那玩意价格太高,想普及开来很困难,而风车的材料东非都可以自己制作和提供。

    就比如风车上的帆布,东非那些滞销的剑麻布就能派上用场,石头和木材更是无限量供应。

    而且风车也并不算落后,欧洲和美国都还在大量使用风车,毕竟蒸汽机的成本放在哪里。

    其中美国现在进行的西部开发,为了解决人畜用水问题,就修建了不少风车,也就是前世美国有名的农场风车。

    美国的风车和东非殖民地风车不一样,财大气粗美国的风车采用了许多金属零件,甚至用上了金属叶片,毕竟美国的钢铁产量高,而现在东非还办不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