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私人特工组织

    第三章 私人特工组织 (第3/3页)

    威森特:“这些都不是重点,我想知道厂房建设怎么样了?”

    布莱斯:“这我不清楚,不过应该没有问题,毕竟政府肯定会考虑到厂房问题的,至少可以在你们来的路上,就有能力建设完成,姆贝亚市不缺人手,加工加点建设几个厂房的能力还是有的,有电报联络,所以他们肯定在两个月前就得到消息了。”

    东非基建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大工程,在东非生存着大约一千多万土著,数量太多,以至于现在东非现在都懒得统计,至少低级劳动力处于泛滥状态。

    刨除掉老弱病残,那也是几百万劳动力,但是土著寿命极短,基本上没有年龄太大的存在,

    恩斯特运气不错,这次规划姆贝亚兵工厂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普鲁士政府有意淘汰掉已经落后的德莱塞步枪,加上德国统一,接下来军工产品自然也要统一成为普鲁士标准,导致很多德意志军工企业,面临转行问题,运气好的被普鲁士收编,不好的就只能倒闭,尤其是德国下面的邦国,不少都有自己的军工业,虽然以小作坊为主,但是他们的一些设备还是不错的,就是规模比较小。

    所以几乎以废铁价,就可以买一堆机械和设备,东拼西凑,真让恩斯特凑齐了一条完善的全武器生产链。

    柏林黑兴根兵工厂虽然生产枪支,但是零件主要靠采购,而这些邦国下面就存在完整枪支零件和配件生产作坊。

    在收购了一大堆各种武器生产机器设备后,只要在东非将他们重新组装生产,基本上大部分欧洲当前可以生产的武器,加上姆贝亚市的钢铁,东非都可以独立完成。

    包括手枪,刺刀,匕首,小型火炮等东非不能生产的武器,都在这次采购中被东非配齐了。

    虽然因为手工作坊生产效率低下以及钢铁产能缺口大的原因,产量上可能不尽人意,但是东非武器装备自主化也算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