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电报

    第四十四章 电报 (第3/3页)

    实际上远东政府对于外国公司在远东铺设电报线路还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形势比人强,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黑兴根财团是最过分的,直接咋咋呼呼的拉着奥地利商人投资淮海经济区内的以徐州为中心的电报网络,而现在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彻底普及电报,所以这种做法有些超前。

    如果这个网络建成,初期能不能盈利尚且不确定,因为当前淮海经济区算是远东经济落后地区,空有许多贫困人口,他们许多人可消费不起电报的费用,或者说没有这种消费概念,除非等淮海经济区发展起来,电报这种新事物也被人所熟知。

    而淮海经济区虽然由东非提出,但是东非本身对当地的投资并不多,大头还是东非拉来的奥地利商人,他们投资建设的不少工厂未来可以带动当地发展,但是这里经济发展起来谁也不知道要多少年。

    不过难度也不算太大,毕竟投资排除了地方政府干扰的因素,只要没有外国人来捣乱,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而淮海经济区背后代表着德奥两个世界列强,就算英法俄国等也要量力而行。

    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就是需要时间,初期能不能盈利还是看徐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南北交通枢纽能不能担负起其枢纽城市的功能。

    不过从奥地利商人的投资热情来看,他们是比较看好这个项目的,时代在发展,电报这种东西肯定会在全世界普及,虽然远东平均消费水平不高,但是体量足够大,而徐州又地处中原,直隶,山东,皖,江苏中心,这些地区的联络中心就是徐州。所以在徐州建设电报公司应该,大概率,可能会盈利吧!

    这件事,黑兴根财团只是牵个头,具体怎么办还是让德意志远东商会联盟来决定。

    黑兴根财团的关注点则在于如何加强东非和远东的联系,初步设想的徐州电报公司只是一个内陆信息交流节点,同时也比较注重盈利问题,而淮海经济区的对外交流节点则在胶州,整个淮海经济区也只有这一个优良港口,这也是上海到胶州电报线路铺设的背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