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引入

    第七十三章 引入 (第2/3页)

,但是要论种植技术第一是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那些前奴隶主们,鸦片这种邪门歪道的东西,东非是禁止的,茶叶则是印度从远东偷来的。

    而且信仰印度教的底层印度人非常的随性,做事糊弄,尤其是英国人统治下的印度人更是把这些性格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就和在东非人手底下能磨洋工绝对不多干的黑人劳工是一个道理,本来就懒,你拿着鞭子赶着走就更没有积极性了,这种人,你能从他们手里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恩斯特也不是贬低印度和非洲土著,而是整个热带地区都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在闷热环境下,别说活动,就是吃饭有时候都没有胃口。

    这也就体现东非气候上的优越性了,不要看东非土著不勤快,实际上前世恩斯特对比自己见过的黑人就属东非黑人最踏实和勤劳,而东非中给人印象最好的就是已经被恩斯特毁掉的埃塞俄比亚,当然恩斯特这主要是和西非的尼日利亚对比后得出的结论,西非其他国家恩斯特去的也不多不太了解。

    这也和经济,教育问题有关,南非初期就很不错,但是一直在走下坡路,黑人统治者上台后,真是全面和美国看齐,零元购的精华都学了过去,这种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恩斯特看了是十分厌恶的,不要提什么殖民压榨,坦桑尼亚可比南非经济差了一大截,在非洲经济条件也排不上号,但是恩斯特见过坦桑尼亚农民有些连饭都吃不饱,也没有像南非人一样,要知道南非可是一个农业强国,机械化水平甚至比中国高。

    至于去远东能学习什么,那自然去学习传统种植经验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这方面远东农民确实是最优秀的。

    恩斯特完全不是夸赞,而是抛开自己前世远东身份,实事求是这么认为的,远东农业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最大限度把农田的地力和肥力使用出来,而且能通过各种手段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

    这一点在东非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体现,在欧美盛行休耕,但是东非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东非农民来自远东基数大,所以土地耕种方式也以他们熟悉的模式为主。

    只不过区别在于东非开发的土地,本来就是气候,水利,土壤等条件优渥的良田,许多地区可以作为耕地,恩斯特都没有大规模开发,就比如坦桑尼亚,恩斯特目前已经不打算扩大耕地规模,而是转向内陆地区开发新的耕种土地。

    再者说远东农民非常善于积累农业经验,虽说地主阶级大多不事生产,但是他们对远东农业经验的书面总结相当完善,还有远东政府是典型的重农政府,劝课农桑也是千百年的老传统,这就让远东的传统农业相当发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