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炊事车

    第一百零七章 炊事车 (第2/3页)

,但是以普鲁士庞大的军队规模,这种改善也是有限的。

    而且这种改善,恩斯特是出了大力的,其中德国的烟草价格就是恩斯特打下来的,目前德国军队已经离不开香烟,随着东非烟草大面积种植,大量廉价烟草也涌入德意志地区,打破了外国的垄断,同时因为黑兴根财团积极开拓远洋贸易,许多德国难得一见,或者根本不生产的东西也越来越普遍。

    就比如奢侈食品——香蕉,在东非投产后,第一时间就用快船免费送了一批供给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

    这一直黑兴根财团的劳军传统,军队即是好客户,也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光是五湖四海的士兵,就值得黑兴根财团大力支持。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广播,互联网,人口流动也不频繁,军队和报纸就是平民了解新事物最好的平台。

    仅以普鲁士陆军为例,普鲁士陆军规模是六十万左右,每人发一根,就有六十万人知道索马里香蕉这种优质产品,而这六十万人回到家乡少不了和家乡人介绍介绍自己在军队里享用到的美味,这是难得的谈资,索马里香蕉就能在平民阶层得到大量宣传。

    说回军队的餐食,东非陆军和列强军队相比,士兵工资不高,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免费的。

    同时因为东非地处热带区域,这就使得东非陆军注定不会缺少蔬菜,水果供应,实际上等到东非畜牧业发展起来后,肉类和奶制品,蛋也是如此。而东非又是烟草生产大国,所以香烟这种东西几乎是东非军队的标配,所以东非军队的伙食根本就不会太差。

    但是,这只是理论层面的,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首先就是东非国土面积过于庞大,运输线极长,而且交通条件十分落后。

    加上东非王国得到初步开发的区域集中在东部,这就使得只有中央军区,北方军区的部队才能在和平时期达到恩斯特制定的东非军队饮食标准,其他三个军区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这种情况,肯定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逆转,所以恩斯特就要在其他方面多动动脑筋。

    恩斯特:“其他先不说,就以热食为例,我们陆军方面就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在南非前线时,士兵还是用大锅熬制各种糊糊,而且每次都要临时搭建灶台,浪费掉不少时间,我知道普鲁士陆军里现在有一种专门的炊事车,这个东西我看就很不错,我们应该采用,这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