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霍乱和黑幕

    第一百二十八章 霍乱和黑幕 (第1/3页)

    恶性竞争是必然会发生的,这种事在经济危机期间是很稀松平常的事,甚至都不算事,有些国家遇到经济下行,早就准备整兵备战,具体是谁恩斯特就不点名了。

    从1870年开始,东非就已经开始改变以往对粮食作物的培养力度,转而大力支持经济作物发展,本质上还是东非粮食作物已经足以支撑国家发展,而且粮价不断下跌确实没有多少油水。粮食生产安全对一个国家格外重要,这也是东非之前一直对粮食生产大力支持,同时压缩对经济作物扶持力度的原因。

    在本次博览会除了各国君主捧场外,也有许多欧洲外国家参加,比如波斯国王纳斯尔丁不远万里赶来相见,借口是参加“维也纳世博会”,而实际目的只想看看茜茜公主,这事很快成为君主们的笑谈。

    世界博览是个露脸的好场合,但是恩斯特可没有兴趣参加,主要还是因为维也纳突然爆发的霍乱。

    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水源和细菌,恩斯特自然很清楚,但是自己没必要全世界嚷嚷,自己也不懂这些东西,说出去没啥人相信,公司内部和东非本土宣传宣传就差不多了。

    事实证明这次霍乱不是孤例,在印度,南洋,远东,美国,欧洲都是重灾区,就比如高尔基的父亲就是今年因为霍乱死掉的。

    反而是东非在这场世界性霍乱中显得格格不入,毕竟东非是当前全世界最重视卫生的国家。

    除了这个原因外,东非的封闭也阻拦了外来疾病在东非的传播,作为移民国家,这么多年东非依然维持着外来移民在港口地区消毒和隔离的措施,外来流行性疾病最多影响东非沿海地区。

    19世纪往往被称为“霍乱的世纪”,霍乱成了“19世纪的世界病”,所以按照后世眼光,19世纪的世界就没有宜居的地方。

    东非因为喝开水,注重卫生的原因,没有霍乱发生,但是东非其他疾病多,这么多年来还是“疟疾”这个老朋友陪着东非时间最长,最频繁。

    想要消灭疟疾,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目前东非已经习惯和“疟疾”共存了,不过疟疾虽然是东非的主要流行性疾病,实际爆发率远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和温带国家处于同一水平,低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