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续) (第3/3页)

买方市场,这里远东指的不是国家概念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远东。

    当然,这些正常手段之外,东非也会使用一些盘外招,那就是把美国移民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过欧洲的报纸原封不动的报道出去。

    美国确实发展上限更高,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比如德意志农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掂的清,相比于去美国发家致富的幻想,还是东非的条件更符合自己。

    其次要格外重视的就是东非的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对于降低民众的生育成本起到了大作用,随着中学制度展开,在东非出生的人口,有十年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东非的学校还管一顿午餐。

    这一套综合下来,东非在1880年总人口至少突破三千万,具体数据多少还要等到重启人口普查后才能得知,甚至有可能是突破四千万。

    农业社会人类的生育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而东非就是一个带有工业属性的农业国。

    至于限制移民不如说是筛选移民,这本来就是东非最开始时的移民政策,主要针对的还是毒瘾患者,像营养不良等小问题,东非可不在乎。

    而且这次加大移民限制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德意志移民,美国毕竟是自由主义大本营,东非作为一个君主专制国家,自然要防止美国的一些“腐朽”思想流入东非。除了美国以外,整个美洲都是如此,一个君主国都没有,这怎么能让东非放心。

    而且整体上东非对移民的投入实际上是加大了的,就比如女性移民,东非非常欢迎,上次东非统计女性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七,这些女性中很大一部分能到东非来,那都是花了钱的,就是印度和绿教徒女性在东非也受欢迎,当然黑人除外。

    人口超生问题,并不只有东非存在,而19世纪的社会风气,给予了东非买卖“**”的便利,大多数地区男性毕竟要继承家业,女性地位地下,乃至成为交易品。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东非赎买女性的金钱自然由东非的单身汉们打工偿还,早期更是被当成奖励机制,调动移民积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