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高等教育

    第一百六十七章 高等教育 (第3/3页)

留学生数量很少,毕竟两千人还不够德国一个国家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千留学生并不是东非留学生的全部,因为当前东非在海外有自己人才培养基地的原因,所以东非在国外学生总数大约是七千多左右。

    那些本来就在国外的东非学生,接受的是所在国的教育,参加所在国学校的招生考试,而东非本土派出的留学生则主要是和各国政府签订了协议,其中包括德奥两国,以及和东非关系友好的瑞典,比利时。

    换句话说这些本土学生,不管他们在东非的成绩如何,以上三国都给东非学生在各个大学留出了一定的名额,相当于保送。

    不过东非也不能自砸招牌,所以在留学生挑选上很用心,除了统一考试外,还要经过两次复试,同时在出国前对这些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

    培训主要是按照所在国的风土人情,对东非留学生的礼仪习惯等进行纠正,让他们在所在国能够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

    留学生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尤其是东非这种封闭式国家,除了黑兴根财团员工和政府人员,留学生可以说是东非接触世界的第一大群体,他们在国外的素养,代表着海外东非学生整体的素养的第一印象。

    康斯坦丁参加索加市两所学校的开学典礼,而恩斯特也没闲着,除了索加市,第一镇市也筹划了一所国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这也无可厚非,要说东非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那首都肯定是最好的,毕竟这里是东非的政治中心,所以按照这个优势,东非第一所医科大学就设立在了第一镇市。

    除了以上这三所学校外,东非今年没有其他新建学校,因为东非这两年中学毕业生数量不多。

    东非的本土派出留学生是两千人,而东非三所大学加起来才一千八百多名学生,留学生数量甚至要超过本土接受高等教育数量,由此可见东非当前教育处在什么层次。

    真要大规模铺开大学层次的教育,至少要再等十几年时间,所以现在恩斯特的计划是每两三年先增加一所大学,等到十几年后再考虑大规模建设一批高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