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过剩

    第二百零八章 过剩 (第2/3页)

的老家伙。

    恩斯特对这种蒸汽朋克的产物兴趣不大,但是东非的学生们近距离看到这样的实物那是相当兴奋。

    “我以后也要成为拖拉机驾驶员,开着这玩意一定相当拉风。”

    “那你可要好好加油,争取未来到我们国营农场来工作。”凯德笑呵呵的说道。

    给予了孩子们鼓励后,凯德话锋一转说道:“当前对于东非来说,想驾驶拖拉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我所知全国拖拉机数量仅有二十三台,而且这二十三台拖拉机全部是从各国购买来的。”

    “我们东非的工业实力很差,所以没有生产这种机械的能力,当然,绝大多数国家也是如此,这就是农业国的悲哀。”

    这一点恩斯特并不认同,恩斯特就知道这个时代有个农业国过的相当不错,那就是阿根廷,不过东非和阿根廷所走的路线不同,阿根廷移民速度相当慢,现在才二百万左右规模,要知道阿根廷的耕地面积可不小,所以阿根廷才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就阿根廷这个人口规模,比利时对于阿根廷来说都算是强国。

    凯德接着说道:“所以伱们要好好学习,未来为东非制造自己的拖拉机,让这种昂贵且笨重的家伙能够便宜和小型化,未来为东非做贡献。”

    “啊!凯德叔叔,不讨论学习,我们还是好朋友。”

    怨不得第二中学的学生抱怨,东非虽说不歧视实科中学,但是不得不承认,实科中学的生源很差,大部分都是文理中学挑剩下的。

    姆贝亚市第一中学就是文理中学,在中考时,第一中学的录取的最后一名,也比第二中学要高。

    双方的差距还体现在高考录取率上,实科中学也可以参加高考,但是录取名额只有的十分之一左右。

    当然,东非高考并不是唯一出路,东非还有一种举荐式考试,由各个学校推荐优异学生参加特殊考试,但是说到底还是看成绩说话,有些像前世的各种竞赛。

    所以第二中学的学生可以肯定在小学时代一定是中游水准,到了中学时代,配合东非的教育水平,学习能力好的是少数。

    至于为什么是中游水准,那是因为还有第三中学垫底,第三中学和第二中学一样是实科中学,但是师资力量远不如第二中学,更无法和第一中学比较,这一点,如果把实科中学简单理解成前世的中专就好理解了,不过恩斯特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