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列强守门员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列强守门员 (第2/3页)

口大国,而东非的人口从其他国家迁徙过来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毕竟没有人口就创造不了价值,东非殖民地几乎和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那时一片白地的东非连坦噶尼喀都没有全部掌控。

    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可以说已经跑在了赛道的前段,而东非刚刚起跑,除了国土面积,当时日本各个方面都强于东非。

    十几年过去了再看两国发展,东非已经补齐了大部分短板,而且在一些领域赶超了日本。

    就拿铁路来说,东非铁路里程在1879年已经逼近一万公里,而日本大约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

    钢铁,煤炭等矿产方面,这一点东非就不欺负日本了,日本也不可能凭白把矿产从地里变出来。

    资源匮乏也是日本铁路里程远比不上东非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修建一千多公里铁路,恩斯特都能想到日本全国紧衣缩食的状态。

    1879年的日本依然是一个农业国,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以上依靠农业支出,东非情况稍好一点,有黑兴根财团在外攻城掠地,当然,黑兴根财团肯定不能算作纯正的东非资产。

    除了农业,日本下注最大的就是纺织业,尤其是丝绸产业,这是日本最主要的对外出口产品,最后是主要是出国务工,日本人在世界各地工作源源不断的支持日本发展,至于日本的矿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日本干的都是些苦力活,不过这种精神恩斯特是相当佩服的,说实话日本人的生活状态恐怕连东非的黑人都比不上。

    东非产业注重点是农业,工矿业以及电力等新兴产业,发展农业这一点东非和日本是不同的。

    日本是极限压榨土地和农民价值,用农业微薄的收入来支撑工商业发展,所以对农业的投入远不如其汲取的价值。

    而东非发展农业,投入相当高,是真正当做支柱产业发展,毕竟这么好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让东非有理由这么做,当然恩斯特心里也是对农业霸权有所想法的,现在肯定体现不出来,未来至少可以分一杯羹。

    电力等新兴产业,东非还在萌芽阶段,恩斯特一直在为东非铺路,主要是教育和人才引进,这方面还显现不出来。

    工矿业就不必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