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自行车产业

    第二百四十章 自行车产业 (第3/3页)

就比如链条,空心钢管,轮胎等,都需要投入和设计,这样有需要建设一大批工厂和企业。

    要知道前世远东帝国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也才六十多家自行车生产企业,当然这种生产企业肯定规模不小,而东非自然也是要走大厂的路子。

    自行车行业目前还是以小作坊生产为主,这种需求不大的东西,大多都是靠着手工来完成的,很多零件自己制造,这也是黑兴根日用品公司能成为世界最大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原因。

    投入很大,但是只要建设完成后,靠着生产成本优势和市场接受度,未来东非就能把钱赚回来,在恩斯特印象中自行车从来都是热销产品。

    “军方到时候也可以订购一批,我认为自行车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应用场景。”

    军事领域的应用?难道是送信或者拉物资,侦察等?

    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军队如何应用自行车,上面两种猜测当然都有可能,不过马匹在东非完全可以胜任。

    恩斯特主要是认为可以用自行车来建设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就比如东南亚。

    自行车部队最出名的就是二战时期小鬼子的银轮部队,因为东南亚地区雨林气候,道路泥泞,坦克,车辆不容易行进,所以日军给部分进攻部队配备自行车,追击撤退的盟军,自行车在进攻马来半岛的时候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被戏称为“东方的闪击战”。

    东非作为热带国家,且拥有兰芳海外省这种南洋岛屿国土,所以恩斯特感觉自行车部队在南洋那种热带雨林地区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和东非部队重视热带雨林等热带气候区域作战训练的方针是不谋而合的。

    “军队对自行车可能有一些特殊需求,这方面也可以研究研究,就比如折叠自行车,亦或者三轮车带货箱的那种,不仅是军方,民间或许也有这种需求。”

    恩斯特突然就想到了三轮自行车,甚至是倒骑驴(车厢在前的三轮车),这不就可以用于方便拉货了么。

    虽然奥德彪那种靠着二轮自行车也可以拉很多的货,但是三轮车的应用形式更广泛,这种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远东也是很广泛的街头交通工具,只不过很多被电三轮取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