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尾

    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尾 (第2/3页)

能不能成功殖民非洲的计划。

    南琉球群岛饮用水资源还是比较紧张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雨水,所以供养部队的情况下,势必要对南琉球群岛的水源进行处理,而净化水资源就是东非的专业。

    “王储殿下,南琉球群岛的通信问题也需要解决,目前为止岛上没有一条连接外部的电报,这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就添了不少麻烦。”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南琉球群岛的电报就接到福建省,通过远东帝国的电报网络和我们东非对接就好了,尤其是宫古岛,宫古岛是南琉球群岛的前哨,我们可以及时获取情报。”

    现在远东的电报公司大多都是私营企业,尤其是北方数省有东非的牵线搭桥,西门子公司和黑兴根电力公司为首的德国企业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也仅限于此,至于珠海通商区面积过于狭小,不过有一句话叫浓缩的都是精华,东非在珠三角也就只有这一个经济开发区,自然配置相当齐全。

    以前珠海通商区总人口不过万余人,且大部分都居住在村落里,周边只有一个香山县,如今珠海通商区已经发展成为人口八万多的繁华城市,很多德国和奥匈帝国商船会在这里停靠休整,然后北上胶州。

    也有直接在通商区内办工厂,公司和开店的,这里最出名的就是生丝产业,主要销往德意志地区和东非,只不过东非的订单很小,且大部分为官方采购。

    实际上生丝在东非属于相当畅销的产物,需要排队购买,毕竟东非的天气白天穿丝绸制品很舒服,透气凉快还很顺滑,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穿,毕竟东非没有冬天。

    所以东非国民对生丝的需求量很大,东非也不是没有替代品,只不过没有生丝受欢迎,东非虽然说工资不高,但是相对应的物价也低,而丝绸在东非就属于轻奢产品。

    而东非和德意志地区一个路数,对发展轻工业不是很上心,尤其是纺织业,勉强够用即可,因为远东的人力成本更低。

    而珠海通商区自然而然的成了远东生丝产业的一个中心,衣食住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衣是高消耗品,东非就算每人只买一套,那就有三千多万套需求,所以这个市场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